2345小说>言情总裁>世家庶女>147 真心话
p>明玉就说衍哥的衣裳多,不如一并都给了明珍,大奶奶又笑道:“宪哥再怎么长高,一匹料子也能做一身衣裳,这个既然给了衍哥,十三妹妹就收着。”

明玉道了谢,大奶奶吩咐丫头拆开包裹着料子的棉布,明玉没想到竟然是冰丝。摸上去很是光滑,又柔软,少不得又谢了一回大奶奶,大奶奶笑道:“我暂且也没别的好东西,倒是带过两个小孩儿,晓得夏天对小孩儿来说最是遭罪。”

接着就说起如何带孩子的话题,少不得又提到宪哥,明玉始知,宪哥竟然一直养在寒山寺!

“……为了宪哥,七妹妹也不晓得买了多少替身,竟都不管用,最后还是把宪哥养在寺庙里才好起来。”

“不是说在老太太身边养了些日子就好了些么?”落英疑惑地蹙着眉头道。

大奶奶叹道:“哪里是养好,不过用药保着,看起来有些气色,身子骨也长胖了,可抱着却无分量。终究是自个儿的骨肉,是好是坏,哪是那么容易割舍的?七妹妹又不放心把宪哥单独留在这头,少不得自个儿也留下,不能去京都。王家事多,也不曾打发人来过问。我从京都回来时,七妹妹就问过我京都王家的事,可我哪里晓得?不过见了一回王夫人罢了。”

那一次是五奶奶的儿子洗三礼上,且王夫人的表现,大奶奶也不好与明珍说,索性就说没见过,不晓得。

因此,明珍才特意来明玉这里说了这些话。别说明玉、大奶奶,王家的事怕是身在京都的五奶奶也不清楚。可明珍却认为,明玉会留意去打听,就为了看她的笑话。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说了一会子话,云妈妈抱着要吃奶的衍哥回来,大奶奶趁机起身告辞。

淮安距离苏州到底有些路程,明珍午饭也没吃就走了,上了船,杜嬷嬷怕她饿,就吩咐丫头端了点心出来,劝着明珍好歹先吃些垫垫底。

明珍哪里有胃口,看了一眼就叫端下去。杜嬷嬷少不得又温声细语地劝:“姑奶奶身子骨才将养好,又这么饿一顿饱一顿的如何使得?不为别的,也要为宪哥想想,姑奶奶您自个儿也说,没娘的孩子命苦……”

不提宪哥还好,一提宪哥,明珍就想起衍哥来。还不足半岁的孩子,看起来竟比宪哥七八月大时还壮实。

杜嬷嬷见她脸色不对劲,也意识到自个儿说错了话,忙改了口道:“姑奶奶那会子不好,太太没少操心,眼下太太不好,可就指望着姑奶奶了。”

明珍也不说话,船已开动,帘子被风撩起。她顺着望出去,不觉就想到那日她风光出嫁,前后跟了八九只船,而现在,薄雾渺渺间只有这一只孤零零地在河上徘徊,仿佛彻底被人抛弃而任其自生自灭。

灯下,清瘦而纤细的手掌慢慢摩挲着小孩儿的脑袋,如魔音似的重复:“宪哥,你一定要争气,你爷爷、奶奶、爹爹都不要你,你一定要为娘争口气……”

小孩儿年纪小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可小孩子却十分敏感,乌黑的眼珠子似是蒙上了一层水气,有些害怕地望着头顶上面容看起来有些狰狞的娘亲。虽然心里害怕,却也不由得朝她怀里扑去,好像除了这个娘可以依靠,他就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徐之谦、杨大爷在都是能说会道的,虽每天也只来陈老太太这里请一回安,停留的时间不长,却次次都能让老太太心情大好。

这一日陈老太太还特意留下两人在花厅吃饭,吩咐厨房做了一桌席面,也不让四老爷或四爷作陪,她老人家让吴妈妈扶着去了,一边吃酒,一边听徐之谦细说出海的逸闻趣事。

她是老人家又是老祖宗,不必忌讳男女不同席,秦氏、明玉就由大房安排了吃食,四太太才从京都回来,说来是回家,到底去了好些时日,这几日除了陪秦氏,就忙着收拾屋子,以及处理去京都后家里存下来的庶务。

大太太这头也弄了一桌席面,客客气气请秦氏,“若不是老太太今儿有了兴致和徐小爷、杨大爷说话,我竟没机会请夫人。”

明玉、秦氏住在陈老太太的寿嬉堂,一日三餐也都是跟着陈老太太吃,别说大太太,四太太也还没来得及正儿八经在四房那头请秦氏吃一顿饭。

秦氏客气一番,大奶奶就进来禀报:“已预备齐全了。”

大太太起身请秦氏、四太太移步,明玉同样作为客人,也被邀请坐了下来。秦氏就说随意些,也叫大奶奶坐下来,大奶奶得到大太太首肯,才挨着明玉一边坐一边笑道:“也不晓得那两个人如何就哄得老太太这样高兴,我刚才打发嬷嬷去瞧,嬷嬷回来说,老太太跟前还摆了酒杯。”

陈老太太礼佛,若不是秦氏、明玉来了,这几日她又该去庙里吃斋了。本来就不爱饮酒的陈老太太,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几乎不沾酒。

大太太听了就紧张,忙朝身边的大丫头道:“过去给服侍的说一声,莫要吃多了,她老人家惯常不饮,猛然吃多了,身子可受不住。”

大奶奶笑道:“太太别着急,吴妈妈、锦年是在老太太身边伺候多年的,自是明白,若一时忘了,儿媳也打发人去说了。”

大太太放下心来,却仍旧把眉头蹙着:“就怕那两个一味地要老太太高兴,劝着多吃。”

正说着,大奶奶身边的嬷嬷返回来,大太太问起花厅的情况,嬷嬷笑道:“桌上不过摆了门面酒,徐小爷弄了些外国人吃的茶来,这会子又品茶


状态提示:147 真心话--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