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景暗叹,南阳王妃在康王妃面前还有所收敛,一旦离了“长辈”,莽撞的作风就张显无疑,难怪平乐最喜这个嫂子。
听金元给出肯定的答复,南阳王妃大叹:“单说这点,西梁就比我们大隆要强,好妒合礼合法光明正大,不像大隆,贤惠二字憋屈死多少率性女子。”
金元瞧见在座闺秀局促,略显后知后觉明白过来在大隆这个国度,闺阁女子不应触及此类话题,不动声色地转移:“我倒是认为,历代礼法,唯前明时始至东明对女子尤其苛刻,自大隆建国后,又恢复了旧制,相比东明已经算是开明。”这般便是将纳妾的话题扭转向礼仪闺教,闺阁女儿们也能参与议论,实在是缓和了旖景这个主人的尴尬。
世子妃很领情,冲金元报以热忱一笑,正要附和几句,哪知就被人抢了先。
这位正是芳林宴一鸣惊人未遂,虽凭着幅国色天香的牡丹图得了魁首,却被公主一展画艺压了风头的沈氏三娘。
她是秦夫人娘家侄女,名符其实的世家闺秀,一贯自负,很是瞧不起勋贵的粗野,又因为对金元心怀妒恨,当日在宫宴上不敢造次,好容易盼得楚王府春宴,没了许多顾忌——到底是私邸宴会,并非宫宴,就算与金元争执,纯属见解上有所分歧而起,不算失礼逾越,再者秦妃一贯不满楚王府,若是能在王府春宴上以自己的辩才压服金元,让西梁公主难堪,别人议论起来,也有主家楚王府的不是。
沈三娘恨不能一血前耻,故而今日有意纠集了几个拥趸,跟着世子妃一行,就是为了恃机挑衅。
只听她带笑说道:“都说金元公主博学广闻,果然名不虚传,竟熟知历代礼法,只小女子却与公主所见不同……要论闺教女范,还属前明、东明两朝才算规整严明,从前世家女子恪守礼教,东明时候,跋扈蛮横之女远不及如今。”
说完,沈三娘似有所指地看了平乐一眼,目光顺势恍过金元。
平乐大怒,她虽“不学无术”,也明白跋扈蛮横四字是在指她,就要暴起反驳,手臂却被轻轻一摁,紧跟着身边又多了一人,却是旖景傍着她坐下。
沈三娘一鼓作气说道:“想来也是因为西梁与大隆风俗各异,虽西梁国人受汉人文化礼仪影响颇深,终究还是有所差异,才会造成公主这般认为。”
大隆建国之初,世家与勋贵女子在礼仪规范上冲突激烈,这实在是一直存在的分歧,旖景深觉没有争论的必要,因为很明显,世家已经被勋贵同化,便是第一世家卫家,也不再用东明时候的苛厉教导女儿,更何况这些“后起之秀”,若真按照东明闺范衡量,眼下世家女儿怕是多半不合礼矩,要被世俗诟病了。
金元本也不想理会沈三娘的挑衅,可听对方既然将层面上升到两国差异,暗讽西梁国人粗野不知礼仪,身为西梁公主,她也不能忍气吞声。
公主微抬清亮明眸,她今日只是赴私邸宴请,并未盛装,而是穿着西梁贵女赴宴常着的窄袖短袄,腰封紧束,青丝束辫,与大隆闺秀的装扮十分不同,不似芳林宴时的柔媚,而显出英豪爽朗的气度。
莞尔一笑:“看来小娘子深悉东明礼教,并自认恪守,敢问小娘子,未知可如东明闺范时约束般拘于内宅而无见外男?”
平乐被旖景摁在椅子上,这时早已难耐,扬声说道:“得了吧,我前几日还遇见沈三你与兰家那个郎君在西郊骑马,隔着二、三十步,都听得见你那笑声。”
“原是得了长辈许可,再者沈、兰两家也算通家之好……”替勃然变色的沈三娘争论的人,是今日跟来的拥趸之一,旖景瞧着面善,应当也是世家女儿,却一时想不起姓甚名谁,可她并没有插言的打算,相信金元不至被这帮浅薄自傲的女子刁难住。
“我曾经一时好奇,拜读过东明改编的《烈女传》,其中的故事实在悚人听闻。”金元侃侃而谈:“不同于前明之前,世人推祟女子应有美德,贞顺只是其一,而以母仪、贤明、仁智为重,自从前明时候士人推祟理学,遵奉‘存天理、灭人欲’之论,以约束德行,到后来逐渐演化至对女子德教苛厉,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女子以贞烈为重,我实在认为已经到了极端而不仁之度。”
“比如一官员之女,尚还是幼稚孩童,因接家中男仆递予之食,后被其父得知,竟令将yòu_nǚ活活饿死以全贞烈;又有一妇,嫁后未与夫君谋面,其夫远道归来,未至家,便见道旁女子貌美,遂生倾慕上前搭讪,哪料正是父母作主为他娶的妻子。女子不识夫君,怒而避走,却当得知搭讪者正是其夫,反而愧恨,投缳自尽,原因竟是认为自己行为不端,才引旁人心生轻薄之意。”
“更有因为被外男偶见颜容,而剜目割鼻自残;出行遇祸,被外男搭救,因触及手臂而自断……”金元摇了摇头:“这才是东明时推祟的贞节烈女,小娘子自问能效否?”
平乐眼见沈三娘等讷口失语,心下大快,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冷笑逼问:“沈三,你既要恪守东明闺教,当然要以贞烈为重,别找什么通家之好、长辈允准的借口,西郊游人众多,不少看到你的容貌,你是要剜目还是要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