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十年沉渊>第112章 生变
以东地区被康熙皇帝划归俄罗斯帝国,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期间划分清俄中段边界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标志着中原王朝最终与贝加尔湖彻底隔离。1908年6月30日,在湖西北方 公里处发生了通古斯大爆炸,部分影响了湖附近的森林。

1643年,叶尼塞哥萨克库尔巴特伊万诺夫来到贝加尔湖地区时,布里亚特人已经是贝加尔湖地区的“主人”了。库尔巴特绘制了贝加尔湖及注入河流的平面图,这是历史上对贝加尔湖的第一次直观描述。不久后,大司祭阿瓦库姆在生活记录中也描述了贝加尔湖,1655年,他在流放途中经过了贝加尔湖的一些地方。

1729年,彼得大帝派德国人达梅塞施米特考察西伯利亚,他对贝加尔湖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察。20世纪初,学者们绘制出了贝加尔湖的第一张全图,并测量了湖深。1977年,苏联学者使用深水考察仪“派西斯”对贝加尔湖进行了考察,湖里的许多秘密在考察仪的探照灯下 “曝光”了,此前一些被怀疑存在的东西也从黑暗的湖里“走”了出来,这件事当时轰动一时。迄今为止,没有仪器能探测贝加尔湖湖底,湖的最深处并不是 1637米,现还无法探测。

贝加尔湖的寓意,有三个各不相同的答案:《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情景写真地图版》的解释是“富饶的湖泊”;《彩图版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则这样记叙:当地的布里亚特人称之为“贝加尔—达拉伊”,意思是“天然之海”;而《世界奇景探胜录》的文字却是:“贝加尔”之名据说是大约1300年前住在这里的库里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贝加尔湖一词来源于古肃慎语(满语)“贝海儿湖”,中国汉朝时候称其为“北海”,英文“baykal”一词为汉语音译,俄语称之为“baukaji”源出蒙古语,是由“saii”(富饶的)加“kyji”(湖泊)转化而来,意为“富饶的湖泊”,因湖中盛产多种鱼类而得名。根据布里亚特人的传说,贝加尔湖称为“贝加尔达拉伊”意为“自然的海”。

贝加尔湖最早出现在书面记载中是在公元前110年前,中国汉代的一个官员在其札记中称贝加尔湖为“北海”,这可能是 贝加尔湖俄语名称的起源。关于贝加尔湖名称来源还有一种简单解释:突厥人称贝加尔湖为“富裕之湖”,突厥族语“富裕之湖”逐渐演化成俄语的“贝加尔湖”。 我国汉代称之为“柏海”,元代称之为“菊海”,18世纪初的《异域录》称之为“柏海儿湖”,《大清一统志》称为“白哈儿湖”。蒙古人称之为“□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早期沙俄殖民者亦称之为“圣海”。

有336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主要是色楞格河,但只有一条河——安加拉河从湖泊流出。在冬季,湖水冻结至1米以上的深度,历时4~5个月。但是,湖内深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约3.5c。

常年测量结果表明,贝加尔湖湖水的最大透明度达到40.22米,这个数值在全世界仅略低于日本的摩周湖而位居第二。 透明度高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深邃的湖盆。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其湖盆的平均深度为730米,因此,尽管湖面常会出现高度4米以上的风浪,但距湖面10 米以下的水体却是一片宁静。

大量的端足类动物使贝加尔湖具有“自体净化”功能。他们能够分解水藻,分解动物尸体,是维持湖水清澈的另外一个主要 原因。此外,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低,藻类植物的密度也比较小。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贝加尔湖的湖水才显得那么晶莹剔透。 科学家在对湖水取样分析后认为,按照相关标准,贝加尔湖水属于水质最好的一类水,只需滤去水中的浮游生物,就可以直接饮用。

世界最深湖泊,最深处达1,620米(5,314呎)。长636公里(395哩),平均宽48公里(30哩),面积 31,500平方公里(12,200平方哩)。湖水容量23.6万亿立方米(5,500立方哩),约占地球表面淡水总容量的1/5。有336条大小溪河注 入,最大的是色楞格(uzin)河、上安加拉(uppe angaa)河、图尔卡(tuka)河和斯涅日纳雅(snezhnaya)河。

其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地表不冻淡水资源总量的1/5,据说,贝加尔湖的淡水够人类喝100年。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平均为-38c,确实很冷,不过每年1~5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已减轻了冬季的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因而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一年之中,尽管贝加尔湖面有5个月结起60厘米厚的冰,但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为其它各类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促进了它们的发育生长。据水下自动测温计测定,冬季贝加尔湖的底部水温至少有-4.4c,比湖的表面水温高。贝加尔湖可调节湖滨的大陆性气候。

贝加尔湖是世界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内部,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贝加尔湖深处特有的动物残遗种约形成于三千万年前到两千万年前。贝加尔湖的产生据说是因为亚洲地壳沿着一条断层慢慢拉


状态提示:第112章 生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