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逆日之旅>第三章 上海见闻
由躲灾的流民中选练出来,对于清朝他们没有什么认同感,对于太平天国他们一样没有任何的好感,他们认的只有钱,只有粮。不能说他们没有什么爱国心,而是在饥饿和苦难的压迫下,他们早就彻底的麻木了。这种事情在抗战的时候也发生过,四二年河南大灾,国民政府出于甩包袱的打算放弃了河南,在河南遭灾的人到处逃荒,可是政府不救济,这样的逃荒除了死路别无他法。

当时世界战争的形势已经开始向同盟国方向开始倾斜,日本的军力民力实际上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为了获取在世界政坛上相对较好的地位,国民政府在放弃河南以后重新整备军力准备再把河南给打回来。当时军队共备有四十万人,而日军拼尽全力组织起来的部队总共加起来才六万人,就算按照当年一比六的战损率,国民政府还是有余地战胜日本人的,可是日本人选择了一条可怕的战略,他们开始救济灾民了,于是大量的灾民开始为日本人服务,变成了支前队,有的甚至在日本人的武装下成为了军队,于是战力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政府一输到底,差点就要把潼关都给丢了。

你能说这样的国民是汉奸是国贼么?人都是被逼的,来生存都没有办法保证,还谈什么其他东西,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除了少数坚定信仰的人,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还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在上海这些华人洋枪队,毫不留情的就把挥舞着大刀长矛的小刀会起义给镇压了,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同时这一支洋枪队走出了上海县城,给了太平军狠狠一击,配合着官军的围剿太平军的攻击最后以失败告终。

看着那些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近代化枪械小刀会成员的时候,高杉晋作感到了无比的可悲,而感同身受的就是他看向了自己的武士刀,要是我挥舞我自己的武士刀也冲上去的话,高杉晋作不愿意想也不想想了,而同室操戈的景象进一步刺激了高杉晋作的心灵。本来在他的意识里,幕府就已经开始倾向外国人了,那么要是幕府也组织这样一支军队,我们该怎么办?倒幕,一定要倒幕,否则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活路了,高杉晋作并不知道这些华人军队背景是有多么的凄惨,他还以为是清政府组织的。

在上海的最后时日里,高杉晋作进一步地感受到了洋人的厉害,而在海国图志里也一直透露出了一种洋人的海军无比厉害的信息,高杉晋作联想到幕府曾经也买过一艘洋人的军舰,不行幕府有的,我们也要有,于是高杉晋作做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他借用藩主的名义订了一艘中等的军舰,而且没有回信告诉藩内。这一举动给高杉晋作后来埋下了巨大的麻烦以至于一度从攘夷志士藩府官方都不喜欢他。

当然高杉晋作的大少爷做派就不要多说了,也有不少的钱花到了你懂我懂的地方,酒色掏身高杉晋作的生命会那么的短或许也和这个有关系吧。


状态提示:第三章 上海见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