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言情总裁>清穿物语>209色拉
秦炼去了天台山。

从天台下来,经过台州,再经过温州,到琅琦。从那里去南少林只一天的路程。

华记的海运经常走这些地方,为了停船方便,在温州和台州都建立有自己的小基地。这些小基地都是建在附近的海岛上,离那州府相当远。

温州的基地要大些,因为龙泉的瓷器要装船从瓯江顺流而下,所以,在瓯江出海口的灵昆和洞头处都有码头仓库和田地。也多是安排被清廷排斥的莆田人过去和招募了西北部的穷人。经过两年的经营,初具规模。

秦炼这几年在沿海一带,建立了多个小基地。沿海南下,目前最远的基地是在琼州。这些基地大都建在了岛上,如金门,南奥,香港,这些地方由于海禁都曾荒芜过,只是在近年才有人迁移过来,但也是零零星星。

南方沿海,由于郑氏家族的衰退后,华氏和洪门联合逐渐填补了那个家族留下的空当。在南方沿海地带的影响一点点在增加。

梅兰妮知道,秦炼和边峰这次接莱山归莆田大有深意。从乾隆三年,他们答应帮莱山除去刘荣华,又将洪门发展到南北有上万人的规模。而且建立了不少根据地。他们已经成了洪门中的顶梁柱了。他们是要取得洪门的领导权。

莱山如愿以偿的回到莆田,并且还有了一座完整的庙宇,不用寄人篱下。

庙中养着武僧,又周边的人也慕名而来学武,寺门大开,广招弟子。寺庙依山而建,易守难攻,里面暗道纵横,武僧们都按军事编制,由保安队领导(保安队这几年发展很快),明面上是练武,暗地里是军事操练。方丈前面弘扬佛法,后面武僧们听的是为什么穷人受穷的世间道理,这种道理比佛法更能打动穷人的心。又置有庙产,按照农场经营,庙中诸人皆参加劳动,也有家贫者也过来做工。南少林虽然是新建寺庙,但是,他们请了岭南七子之一的程可则写了重建南少林的铭文刻在碑上。上面记载了南少林的历史,又如何在清初毁与兵燹云云。南少林的名声大增。

梅兰妮后来知道,边峰在莱山成为南少林的方丈的仪式上,被指定成了莱山的第一助手。主持洪门的日常事务。但是,边峰又提出了一个建议,要在南方再建立一个寺庙。

新寺庙的地点也已经选好,就在西贡。他的理由也很充足,在那块地方,阮,郑两个番王正斗的很起劲,正史上的法国人就是帮着阮氏集团打败了郑氏集团,才掌控了越南。

但是,如今,洪门到那个地方发展势力,不和阮氏集团交好,而要和郑氏集团来往,而让阮,郑两家继续斗下去,相互制约。从而达到洪门控制横山以南的目的。

这个建议让莱山身边的弟子很有兴趣。

洪,万等人都已经有了重任。但是几个跟着莱山的徒弟还没有什么实权。有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跃跃欲试。入了空门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没了功名心呢?

莱山毕竟已经八十岁的人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他已经算是高寿了。他还能主持洪门多久呢?

洪门逐渐往南洋扩展已经势在必行。一干人都决定要南下扩张。岭南很多大家族都下南洋做海贸。尽管朝廷下了严令,禁止国民出海贸易。但是,中国海岸线那么长,清朝的水军又很弱,哪里管的过来。

华记的海船队,七月下水,载着货物和人员,往南方去了。他们的路途停靠金门,南奥,陆丰,香港,崖州,这些地方都有华记基地。

边峰和能海都随船出海,这是洪门一次很大的行动。

等梅兰妮得到消息的时候,船队已经到了香港。

还好,有电报及沿途的电报收发站,一路电报转过来.梅兰妮能够不断得知船队的消息。


状态提示:209色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