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玄幻奇幻>大帝修仙>第一百三十八章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

“天下名山大川无数,而这玉溪山却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可为什么这水镜庄偏偏就安在这南漳县玉溪山之中?”司马干突然对林易问道。

林易自然是十分不解,也跟着疑惑道,“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水镜先生选择这玉溪山是刻意而为之!”

司马干捋了捋胡须道:“不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玉溪山虽是高不过百丈,深可清澈见底,这其中却是有着十分不凡之处。

水镜庄脚下是一道清溪,水声潺潺,更是给这水镜庄平添了几许清幽和仙气。据说,玉溪山也因此而得名。溪上有一便桥,人行其上,大有凌波微步的感觉,恍如腾云驾雾。沿着庄后的蜿蜒小径,直达玉溪山主峰。

据说这玉溪山是楚文化发祥地——荆山山脉的一支,南延70多公里,与玉印岩——当年楚人卞和的得玉之处遥遥相望。站在山巅,纵目望去,水镜湖碧水长天,浑然一色,绿雾山影,宛如仙界。近处的南漳城人车如织;田园风光一览无余,山下蛮河如银带绵延,令人心旷神怡,尘念皆无。”

“和氏璧?难道是此山之中也是盛产神玉?”林易惊问道。

“关于这和氏璧的故事,这天下是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世人大多记住其中惊心动魄的故事,却大多忘了这卞和究竟是从何处而得的这块珍宝!”司马干道。

关于这和氏璧的故事这其中自然是有很长的一段故事。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从楚文王到楚宣王的大约四百年间,世接代传,和氏璧一直是归存楚国王室。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也有一说是楚威王时,因嘉奖相国昭和灭越败魏有功,赏赐予他。后昭和于赤山举宴会饮,应众宾客所求而拿出传观共赏。此时恰好此山下深潭有鱼儿戏水,众人趋之争睹。那承想宴尽人散,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飞!当时尚未发迹的张仪正屈附于昭和门下,众疑其无行,必盗相国之璧。于是“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但终查无实据,只好作罢。究竟是否冤案一桩不得而知,反正和氏璧了无踪影,不知去向。数十年后,赵国宦官缪贤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王闻之,于是占为己有,从此璧落赵国。

究竟这和氏璧是如何从楚国落入道赵国之中,这史书虽然是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找和氏璧最终是归了赵惠文王之手。后来这这件事情让秦昭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此时已是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现在是兵强马壮,而赵国却只能是苟延残喘于秦国淫威之下。这才引出了这蔺相如完璧归赵这千古佳话。

赵王看了秦王信后,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这时宦官头目缪贤举荐蔺相如此人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何况秦国的大王!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八章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