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吟清不答,只是看着叶未央,面前这个娇小的女子分明把每一步都想得透彻了,他又何必画蛇添足呢。
“苏吟清,我们需要一个很特殊的组织。”
“组织?”
叶未央点了点头,“是,虽然这样做有些大胆,但是如果把握好了,这天下在掌握中也不是不可能。”
苏吟清明显被提起了兴趣,是什么组织可以将天下收入囊中。
叶未央举起一个一根手指,“第一,舆论,简而言之就是天下间的风言风语,这个东西国师大人想一想想必可以理解吧。”
苏吟清沉吟一下,“民心所向者得天下,帝上难道是想要控制民心,并且是用舆论控制。”
叶未央很是赞赏的看了一眼苏吟清,“孺子可教也,也许以前的帝王之策教会许多所谓明主控制舆论而得人心,可我们做到的要比这个更加大胆,我们不是要控制舆论,而是要制造舆论,引导所有百姓的与我们站在一条战线上。”
这源于现代的传媒理论让苏吟清有些惊讶,这种超古代的模式不可谓不大胆,并且只有上位者才敢做这种尝试。
“可敢问帝上如何做到。”
“传遍,媒体传遍。”叶未央看到苏吟清苦思冥想的样子,也能够理解,这样的词对于古人来说太过陌生了,“就是不仅仅用口耳相传,书籍也是媒体,纸张也是…”
“可那需要的庞大的功夫和工费。”
“不,不需要书那么大,我们已经有了印刷术,那么就用最小摊小贩中最普通便宜的纸张,最廉价的墨汁,最简洁的信息传达。”
苏吟清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作为百姓想法的主导。”但是,苏吟清不是头脑发热的人,慢慢的斟酌这个计划的漏洞,不一会儿就有了疑问,“这样就算是开销不大,长此以往也会积少成多,成为巨大负担,而且有心人也许也会效仿,说不定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再者撰写者需要很厉害才行,简明扼要,还要吸引人,对于有些名望的文人墨客来说,文书在廉价的纸上用廉价墨汁印出来就算是自降身份。”
叶未央对于苏吟清的洞察力很是肯定,“开销问题,很简单,以最便宜的价格倒卖,不要怕卖不出去,闲了的人出了家长里短需要的就是话题。至于效仿,我们现在本国实行,最好找有名望的书斋,如果有人盗用,那么肯定不敢大肆宣扬…”
叶未央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欣慰的,也许在现代这种盗版的事情普遍一些,但是在古代,这些问题可是比命都重要的事情。
“如此这般,就算以后有人要效仿,也是我们形成规模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是主流,主流一般是被相信的不是吗?”
苏吟清不得不惊叹这想法,他不是个会赞扬别人的人,无法开口,可叶未央能看出他眼里的激动,“内容不要太枯燥,我们这一方是正义,但是别忘了抓人眼球,撰写者就是那些能言善辩的人,不需要那些大家,要知道如此一来这些撰写者会比那些人更加有名。先小范围实验,然后再逐步推广,收到受益然后再提高质量,加多内容。”
叶未央说着,打了个哈欠,想到什么似地有些没好气的说,“具体的方案,书信天机谷司马离人一封,让他们的人上,天天搜刮我的脑子,该用上那家伙的时刻了!”
“微臣遵旨!”这话说的中气十足,听的叶未央舒心无比,“那个女子怎么样了?”
“昏迷不醒。”
“先让她呆在你那里,这都什么时辰了,我要休息了。”
“是!”叶未央上下打量了苏吟清一下,“她在你那里,能顶得住吧。”
苏吟清一僵,没想到叶未央忽然这样问,面色略红,“臣,无碍!”
“谁问你了,我是担心人家姑娘!”叶未央从刚才严肃的状态又转换到玩世不恭,摆了摆手,“好了,我不行了,床在呼唤我了~”
苏吟清行了一礼,“微臣告退!”转身离开…
“苏吟清!”听到呼唤,苏吟清回头,只看见月光下的锦衣女子,眼睛笑弯弯,像是恶作剧般的吐出几个字眼,“那个东西就叫邸报吧,至于第一篇,就拿周国卫烙此次之事做文章吧…”
苏吟清顿了一下,重重的点了点头,叶未央此举不得不说是高!用舆论压垮卫烙,兵不血刃的留住了坠玉,斩断卫烙执念,这样一来不论是靖国人还是周国人都不会支持卫烙强取豪夺的,此举也刚好测试一下这邸报的效用。
就这样,一片风言风语的无形战争,叶未央立刻就站到了制高点。
------题外话------
新闻出版业认为“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本来是指古代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早在战国时就出现了,也有人说始于西汉。“邸”后来作为地方高官驻京的办事机构,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由此而有“邸报”之称。“邸报”又称“邸抄”,另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属于新闻文抄。不过此处叶未央完全是以现在报纸功效所用,为古朴一点定为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