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相比于大众参与、万民狂欢的国际马拉松,职业化程度相当高的网球更适合造星。
今年刚过16周岁的施特菲·格拉芙,就是唐焕乐此不疲的又一佳作。
她在今年5月底至6月初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以将满16周岁的年纪夺冠,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得主。
等过完16周岁生日后,施特菲·格拉芙又继续征战6月底至7月初的英国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这次她没有被忽视地排除在种子选手的行列外,毫无悬念地从第7组杀出,并和才过去不久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一样,与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争夺冠军归属。
在4:6先丢一盘后,施特菲·格拉芙以6:3和6:2连扳两盘,最后击败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这位宿敌,连着第二次在大满贯中登顶。
虽然用“德国战车”来形容一位16岁小姑娘似乎不太适合,但媒体记者们已经被震惊得找不到更适合的形容词了。
要知道,能够夺得一次网球大满贯便是无上荣誉了,何况还是连着两次。尤其这个要推倒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统治王朝的勇士又如此年轻。
被这个辉煌成绩刺激得如醉如痴的德国人,开始语无伦次地放言:我们的天才少女距离世界第一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了,说不定还能创造年度大满贯的奇迹。
受不了这种嚣张气焰的人自然要反唇相讥:典型的暴发户,一得意便猖狂。并非所有的网球选手都能完美适应红土、草地、硬地的球场环境,现在说大话还言之尚早,也不知道你们的天才少女,接下来能否通过美国网球公开赛这一硬地球场的关卡。
英国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7月初结束后,距离8月底至9月初的美国网球公开赛还有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
利用这个空隙,施特菲·格拉芙完成了三个广告——为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世界最大电子游戏娱乐内容提供商ea,以及首富先生的“一个孩子一台电脑”计划,这三位大客户拍摄宣传短片。
到了8月27日,为期将近两个星期的美国网球公开赛打响。唐焕忙得也就去美国东海岸的现场观战了一次,但小小年纪的施特菲·格拉芙非常专注,不受任何影响,表现稳定地从第5组轻松杀出。
正当各路记者擦亮眼睛观看冠军奖杯最后花落谁家的时候,美国网球公开赛爆出了冷门,上届的冠军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和亚军克里斯·埃弗特,都没能闯入决赛,最终和施特菲·格拉芙争夺冠军归属的选手是捷克女子网球运动员哈娜·曼德利科娃。
严格来讲,这个结果被说为冷门也不太准确。盖因哈娜·曼德利科娃并非新人,人家也曾经有着辉煌的时刻。
她是198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198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大满贯得主,并且在1980年到1981年期间,跨年度连续闯入198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198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198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1981年英国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这四项大满贯的决赛,收获了两个冠军、两个亚军,就差一点成就“跨年度大满贯”的丰功伟业了。
所以说,施特菲·格拉芙的对手并非真的弱,要不然人家也不能过关斩将地闯入决赛阶段了。
而且从哈娜·曼德利科娃在本届美国网球公开赛上的表现来看,她显然赢来了运动生涯的恢复期,实力相当抢眼。
比赛过程也是如此,施特菲·格拉芙虽然最后击败了对手,但取胜得很艰难,曾经被哈娜·曼德利科娃干净利索地以6:1直下第二盘,而她取胜的第一盘和决胜盘,比分都是非常扣人心魄的7:6。
当施特菲·格拉芙连续收获法国网球公开赛、英国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美国网球公开赛三项大满贯的桂冠后,再加上其它巡回赛的同样优秀表现,排位积分快速增长,进而坐上了女子网球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成为了最年轻的球后——16岁3个月。
媒体已经对此失语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形容这位才过16岁的网坛天才,这倒是让那些理智的分析者有了发声的机会,其关于“施特菲·格拉芙在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的逆境中冷静地取胜,才是这位新秀的最大亮点。凭借这个素质,她完全可以走得更远,并像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那样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女子网坛王朝”的看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就网球单球选手职业生涯大概在十五年左右,如果再算上伤病,甚至场外因素的影响,这个时间可能还要短。
按照这个标准算下来,统治了一个网坛时代的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和克里斯·埃弗特,是时候退位让贤了,这是体育运动的客观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相比于王者坐在宝座上静静老去、被时间打败,人们显然更喜欢看现在这种直接被挑战者掀翻的激烈场面。
因此,施特菲·格拉芙的实力已经没人质疑了,世界范围的人气嗖嗖地涨,乐得a的官员们睡觉都会笑醒,阿迪达斯、ea的广告效应自然也不用说了。
在这种情况下,施特菲·格拉芙自然成了所有抵港球员里的最耀眼明星,而小姑娘面对镜头偶尔表现出来的羞涩,更是把观众们迷得不要不要的。
类似香江国际马拉松,每次举办的时候,都能形成一波消费经济,香江网球公开赛也是如此。
一时之间,网球器材和服装卖得飞起,网球场馆、网球教练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