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西周开国丞相姜子牙的封地,周朝初立的时候,这里被称之为东夷。鉴于东夷屡屡叛乱的不良记录,周武王将威望和功劳都巨大的姜子牙封到这里,希望能够镇住这些夷人。
姜子牙刚到齐地的时候,夷人还不善于耕作。为了整顿民俗,他将农耕收种与官府政令按照次序细致编排为三十个节气,使农人有章可循,官府督耕也大为方便。一年中最重要的是春秋两季。春季地气发,准备春耕;小卯,下田出耕;天气下,春耕完毕;义气至,修理门户庭院;清明祭奠先祖;始终下三卯,婚娶时间。秋季期风至,准备收藏;小酉,秋收;白露下,秋收结束;复理,谷粟入仓;始前,交纳赋税;始终下三酉,婚娶时间。始寒,官府断刑决狱,朝野进入窝冬期。
这些政令虽然细致繁琐,却也是政久成习,官府与平民都觉得省心。一直到秦国一统天下,齐国都是实行的这种节令之政。就算中间田和驱逐齐康公,自立为齐国国君的时候,也没有在这上面作任何改变。
史书上评价齐人多事商贾,好空言,喜奇谈,常常为了一个稀奇怪论争论不休,总之就是说得多,做得少。其实这是误解齐国了,从姜子牙的政令中就可以看出,齐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农耕的,再加上齐地肥沃,这就使得齐国一直都是一个富庶的大国。
齐恒公的时候,管仲为相,首次将国策偏重于商业,并且煮海为盐,使得齐国国力蒸蒸日上,这才有后来的九合诸侯,称霸天下。
后来其他几国相续称霸,但他们都拿齐国没有任何办法。齐威王的时候,军师孙膑更是在马陵之战中,设计将魏国最精锐的魏武卒一举全歼,天下为之震动,齐国之名更是如日中天。
如今在位的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田地。要说齐宣王也算是个名人,办了几件流传千古的大事,第一件事就是娶了丑女钟无艳(有的地方称钟无盐,后世常常用‘无盐女’来形容女子丑到了极点)当王后。当然有事的时候就去找钟无艳,想要寻欢作乐的时候就去找夏迎春这位美人;第二件事就更加出名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发明创造着。相传齐宣王喜欢听吹竽,而且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听其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齐湣王出生的时候,相传有凤凰飞于梁上,齐宣王极为惊奇,认为这个儿子了不得,以后肯定能一统天下,因此他从小就被定为齐国的接班人。
齐湣王长大之后,也的确显示出了出众的才智,不仅对国政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兵法也是朗朗上口。历史上的他也算牛叉,两次组织合纵伐秦,弄得秦国相当无奈,北边的燕国被他打的跟孙子似的,周围的韩国、魏国、楚国都被他挨个揍了一遍,宋国更是让他给灭了。但是他也是悲催的,最后惹了众怒,乐毅组织了个五国联军伐齐,把他的脑袋都给砍下来了。
当然历史已经改变了,他还能不能像历史上一样牛叉就很难说了,反正嬴荡不会让他发扬这种牛叉精神的。
宁越来到齐国之后,只有最初的时候见到了齐湣王,递交了国书,就杳无音讯,就连求见孟尝君也是毫无结果,孟尝君不过是在敷衍他而已。后来嬴荡又让人给他送来千金,对于这份信任令他十分惭愧。如今齐国对于合纵的呼声越来越高,他感觉在这里再难有作为,只好北上燕国去了。
宁越离去之后,紧接着甘茂就来了。甘茂可比宁越心思通灵多了,在几次求见苏代不遇之后,他立刻就明白了。以前苏代数次来游说他,不过因为他是秦国的左丞相而已,现在的他虽然还顶着一个名士之名,但已经引不起苏代多大的兴趣了。
甘茂重金买通了孟尝君的门吏,终于如愿的见到了孟尝君。他是一个善于权争的人,看待事情从来不去看表面,而是更重视那些隐秘的背后纠结。孟尝君一直不为齐宣王所喜,所以被放逐了好长一段时间,但齐湣王却是跟他意气相投,即位以后就顶着群臣的压力,坚持任命他为相。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孟尝君,唯有甘茂认为,用不了多久,孟尝君就会权倾朝野。
两人见面之后,就是一番诗赋唱和的应答。齐鲁之地,文风盛行,《诗》三百篇简直成了这里的流行歌曲,凡是交友或者宴会都要来上这么几句。
甘茂的应答极为得体,孟尝君立刻大喜,拱手行礼道,“甘子入齐,可有良策助我大齐?”
甘茂悠然的捋了捋胡须,“良策不敢当,茂倒有几分漏见,不知君上愿不愿意听?”
孟尝君哈哈一笑,“甘子腻酸了点,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有什么金玉良言,快快道来。”说着就拉了甘茂于案前坐下,“来人,上好酒。”
两人推杯一盏,甘茂笑了笑,“君上果然豪气雄风,茂佩服。既然君上愿意听,那茂就冒昧了。”
“甘子所出必为高策,田文已经迫不及待了。”
孟尝君的赞誉令甘茂十分受用,“锁秦、灭宋、称霸中原,可否助君上?”
孟尝君低头思量了一下,“请恕田文冒昧,此时可是锁秦良机?”
“正是良机!秦王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有良臣不得用,与世族更是势同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