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坊起义军的人逐渐侵扰各地,风云军同样感觉到了压力。/p

当年九月,工坊领导者派出使者,抵达青州城,双方就起义之事商谈,但言不投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口角,只是为了防止有人乘虚而入,遂双方划定区域。/p

风云军要求极大,而工坊部分则退让几分。/p

这其中的事情事关各方面的利益,以至于因此风云军很是自得,毕竟觉得自己压过了其他方面一头。/p

各方面云动之下,事情错综复杂。/p

十一月,风云军和朝廷谈判,无有意图诏安之人,在外人看来,空前团结。/p

也因为诏安之事,为表明态度,北方风云军进攻了附近的卫所,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极大的混乱,以至于朝野震动。/p

此事本就受到朝廷重视,如今演变成了如此局面。/p

嘉靖帝也不手软,他本就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尤其前期掌权之后,本就需要找一个由头以此确立在朝野之中的威信。/p

随着太后张氏,和杨廷和的黯然离场。/p

嘉靖帝也总算接手了权威,以此为契机,他原本准备励精图治,谁料到,等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烂摊子。/p

到处都是烽火四起,即便是朝野上之乱,也尚在暗流涌动,几个原本并未发声的老狐狸,如今藏头露尾,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意图,而在事情结束后,有耀武扬威了起来。/p

而在神州大地,则有各方势力雷动。/p

这些人纠集的是自己的子民,一直对抗的是他自己。/p

而北边自然还有九边之乱,混乱异常,海上则以不受控制的濠镜陈氏势力为主,好在濠镜陈氏早已扬帆出海,不知其所踪。/p

而黑锋根据密折之汇报,看来已经替朝廷荡平了混乱,这点让他尤为欣慰,他虽是觉得此办法不合乎礼法,也不合乎常理,但既然能够将沿海之乱彻底剿灭,便是大功一件,值得大书特书。/p

大战将起,而混乱丛生,终究是无有一点叫人安心之处,实在让他倍感疲惫。/p

而如今天下之乱,更让他觉得无力的是,能用之人何其之少,他看了一眼,金殿之下跪拜的人,都是暗怀鬼胎,心中有各种考量,各有算计之人,如今看来,何其多样。/p

不过,倒是有可用之人。/p

他瞟了一眼众人,忽然生了明悟,也应当培养自己的亲信了。/p

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p

他看了看台下的两人,想起那日的事情来,已是有了主意。/p

开口喊道:“夏言。”/p

……/p

攻打满次加之事,并不简单。/p

满次加人口众多,而其中各国商贩,和私人武装,以至于海军势力都空前膨胀,因为时常有民间势力袭扰此地,故而这里的防范也极为严密,生怕出了什么纰漏。/p

丢了这颗摇钱树。/p

以陈闲势力为主导的海盗诸人,此次前来,乃是倾濠镜之威,势必要拿下此地,陈闲称之为练兵。/p

也是因为,他知道,濠镜之地本来就被各方势力所看重,若是不以倾巢之姿动手,恐怕有些人会错误估计濠镜之势力,以及野心。/p

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当地的官府和朝廷。/p

朝廷对于濠镜之发展,始终维持默许的态度,其根本上的原因在于陈闲实际上对帝国的领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仍是那么多的地方,陈闲没有搅风搅雨,也没有乘势占领更多的地盘。/p

只是暂时战局了别人不要的土地,这一点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折中。/p

像是以风云军为首的逆贼,全部直接冲击的是重要的要害位置,目前已经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光这点上,朝廷就不可能留着他们翻江倒海。/p

所谓的事有轻重缓急,不外如是。/p

濠镜攻打满次加的计策很是简单。/p

不外乎,里应外合。/p

陈闲早已在数年之前,就在满次加布下了设置,其中以毕方牵头的当地土着,便是以此为契机,组织起来的情报网络,同时通过腐化上层官员进一步得到其中的信息。/p

很快已是洞悉了整座城市的情报,这并非朝夕之功,也需要极长的时间进行料理和准备。/p

本来情报战就并非一蹴而就,到了如今的关口,更是如此。/p

陈闲对此深信不疑。/p

大批的消息被传达回到濠镜,陈闲随便处置之下,倒是收益颇大。/p

他所布置的情报人员,一则是对军事部门的刺探,第二则就是对整个上层的侵蚀,可以说,这两手直切脉门。/p

陈闲觉得自己的势力,在两年的发展之下,对比满次加有的只有碾压,但为了保险起见,他所起到的办法,也很是简单粗暴,就是以大军压境。/p

这也是一场演武,要让自己知道,这些军备和战力的强度,都已经到了一个当下无人可以比拟的状态之中。/p

因为他心中也有隐隐的不安,因为实际上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个势力,掌握着庞大的“知识”,而以他为首的势力,只有他一个人空前绝后,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p

尚且还不知道,这个组织究竟意欲何为,但为此还是要早做提防。/p

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p

抵达满次加外围之时,陈闲趁各方势力不备,已是顺利上了满次加附近的岛屿,并且安置下了己方兵力,直接威胁的乃是当地的防备力量,而对方浑然不觉。/p

当地的上流人士仍


状态提示:第595章 轻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