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第260章 《慕尼黑协定》

;

英国外长张伯伦乘坐飞机从伦敦来到了慕尼黑,跟他一同降落的还有法国外长达拉弟。

他们在机场等候的德军士兵的互送下很快见到了斯特拉瑟。

“非常欢迎二位的到来,二位为了欧洲的和平不辞辛苦飞了这么远的距离到慕尼黑,着实让我感动。”

斯特拉瑟殷勤地接待了二人。

“希望我们的辛苦是有价值的,我相信阁下也知道和平的可贵,我们不希望在这个艰难的时候还在欧洲爆发新的战争。”

张伯伦说道。

“和平?我们当然渴望和平,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知道和平的可贵。”

斯特拉瑟指着墙上的一幅油画。

“见过这幅画嘛?”

张伯伦顺着目光看去,发现上面是一名英国士兵背着一名受伤的德国士兵。

“这是?”

“这是意大利画家马塔尼亚的作品,描绘的是一战期间的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役之后,一名英国士兵放过了一名没有抵抗能力的受伤的德国士兵。

后来这名英国士兵把这个故事讲给了马塔尼亚。

所以玛塔尼亚有感而发绘制了这幅作品,寓意是结束一切战争。”

“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我们大英帝国的士兵在战争期间依然能够保持绅士风度。”

张伯伦赞叹。

“如果我告诉你那个德国士兵人就是我呢?”

斯特拉瑟邪魅一笑,他的话让这个故事富有戏剧性起来。

“什么!”

张伯伦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却翻起了滔天巨浪,他一旁的达拉地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当时面对英国人的枪口,我一度以为自己要死了,没想到他居然放了我一条生路。”

斯特拉瑟脸上写满了劫后余生的后怕,

“这种神奇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相信是上天在保佑我,因为我身上背负着他赐予我的使命,我就是——天命。”

斯特拉瑟随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说多了,让二位见笑了。”

“其实并没有,所以你把这幅画挂在这里是为了感谢这名士兵吗?”

达拉第好奇道。

“是的,其实这一份是复制品,正品我挂在柏林的办公楼里了。

这些年我一直在打听那名英国士兵是谁,不过一直没有消息。”

斯特拉瑟说起来有些遗憾。

“没有关系,回国之后我可以帮您找到这名士兵,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张伯伦作为老好人站了出来。

“那可就太感谢你了,您真是一个好人。”

斯特拉瑟故作感激。

“我相信那名士兵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也会很高兴的。”

“那是自然。”

斯特拉瑟在心里补充,不过再过几年那就不一定了。

几年后,当那名叫亨利坦迪的士兵知道自己的一时心善放过了日后英国的最大敌人时,悔不当初,只是那都是后话了。

……

寒暄过程结束,双方立刻进入了紧张刺激的谈判环节。

在会议室里,苏联长莫洛托夫已经先一步到达了慕尼黑。

“来之前我们已经跟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谈过了,他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德国要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主领土完整。

第二,德国要保证不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停止向德意志人民党提供资金。

第三,德国要停止在边境对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敌对行动。”

张伯伦把捷克斯洛伐克方面的要求都讲了出来。

“桀桀桀!如果张伯伦先生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来谈判的话,我觉得我们就不用谈了,直接回去准备开战就行了。”

斯特拉特想也没想就否决决了张伯伦的t提议,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英法的底线。

“别急嘛,这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提议。”

“那张伯伦阁下的提议是什么呢?”

斯特拉瑟反问。

“我们的提议是维持和平。”

张伯伦的答案有些模棱两可。

“没错,我们希望维持欧洲的和平。”

达拉第附和道。

“二位,和平可不是光靠嘴巴能说出来的,必须要付出实际行动。”

莫洛托夫讥笑,当初英法干涉苏俄国内战争的时候,怎么不说要维护和平了。

“您不妨说说德国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心里才有个底嘛。”

张伯伦也不在乎莫洛托夫的嘲讽,都快七十的人了。

“我要所有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语区占比超过50的地方。”

……

在经过了激烈而又漫长的谈判之后,历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协定》终于出台了。

跟历史上的内容相差不大。

《慕尼黑协定》包括8条正文、1个附件和3项声明。

主要内容是:

1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1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德意志族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

2对尚不能确定德意志族是否占居民多数的捷其他地区,应暂由英、法、德、苏、捷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占领,于11月底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

3捷应在4周内释放正在服刑的苏台德犯;

4有关须在3个月内解决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和匈牙利少数民族问题,否则,德、英、法、苏首脑将再次开会讨论;

5英、法保证


状态提示:第260章 《慕尼黑协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