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中华民族历来不缺有识之士,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现代着名学者胡适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论麻将》的文章,他把麻将列为鸦片、八股、小脚“三害”之外的第四害,强烈呼吁要像禁绝鸦片一样抛弃麻将。/p
解放初期,随着黄赌毒现象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取缔,麻将几乎销声匿迹,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休闲时间多了,经济也宽裕了,麻将竟又逐渐回『潮』,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今从大街小巷到村野阡陌,从繁华大城市到偏僻小镇,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十几岁的少年,从高科技人员到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从机关干部到平民百姓,到处一片火爆的麻将场景。/p
“麻将风”,像细菌一样,不断蔓延,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和肌肤。因为沉『迷』于麻将,不少人一提到学习,就无精打采;一提到工作,就推三阻四;一谈到麻将,就精神焕发。有一首打油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这些沉『迷』麻将的人:/p
不去不去又去了,不打不打又打了,/p
打着打着又输了,垂头丧气回家了,/p
发誓以后不打了,睡醒一觉又去了。/p
想着今天会赢了,谁知输的更惨了,/p
回家以后更悔了,毒誓从此不打了,/p
可是电话又来了,拿起包包又去了,/p
是赢是输随他了,反正已经输惯了。/p
还有一个“麻将精”,立了这样的遗嘱:“我以后死了,我的那个墓碑,一定要做成一个*将,墓碑上面要刻一副对联。上联:惊天动地清一『色』;下联:含笑九泉杠上花。横批:一缺三。”/p
好笑吗?这笑声中好像蕴含苦涩。/p
“麻将”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赌博用具,却是当初发明“麻将”者始料未及的。那么,发明麻将者的初衷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两则有关麻将由来的小故事就知道了。/p
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我国着名的航海家郑和。/p
据说,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船队,并率数万将士,名义上是经商贸易,实质是寻找失踪的小皇帝建文帝。在长年的航海过程中,许多将士因海上生活单调枯燥和思乡之苦,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积郁成疾。/p
为了海上航行的顺利,郑和决定制作一种娱乐工具,以使士兵们在游戏中乐而忘忧。经过冥思苦想,他就地取材,利用船上现有的『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图案,再制定游戏规则,可供四人一组游戏娱乐。/p
在文字图案的确定上,以红“中”代表中原大地,迎合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由于中国的帝王一向偏爱红『色』基调,故特意将“中”字设置成红『色』。/p
因为航海的目的名义上是经商,故“发”字必不可少。/p
由于航海中受食物来源和制作条件的限制,将士们的日常主食是烙制的圆形大饼,吃多少饼?“一饼”、“二饼”……“九饼”。/p
遇到风平浪静时,将士们也常捕鱼来改善伙食,捕多少条鱼?“一条”、“二条”……“九条”。/p
船队在海上航行,将士们整天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沧海,故竹牌中设置了“白皮”。/p
郑和当年航海使用的是帆船,所以最关心的是风向,故竹牌刻制了“东”、“南”、“西”、“北”风。/p
刻上“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四朵花,代表一年四季。/p
就这样,完整的一副麻将牌出来了,由于规则简单,士兵们一学就会,十分受欢迎!/p
这种娱乐工具开始被叫做“竹牌”,后来,郑和觉得名字不太雅观,他想,这种游戏既然能够麻痹将士们的精神,就改叫“麻将”吧。/p
从此,“麻将”的名字就产生了,而且由海上传到陆地,打法也不断花样翻新,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要娱乐工具。/p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郑和发明“麻将”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解决了士兵在海上航行的寂寞与孤独,没有麻将提供娱乐消遣,士兵们极有可能发生精神崩溃,甚至更大的事故,导致无法航行。比如,西方的航海家麦哲伦就在环球航行中发生了士兵中途叛『乱』返航的情况。/p
民间还流传有另外一个关于麻将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讲来就有点伤心了:/p
从前,有个父母双亡的少年,姓麻,单名一个人字。他聪明勤劳,好胜心极强,家里却一贫如洗。有一天,一位大将军得胜回朝,他披红挂彩,骑着高头大马,惹得市民们都拥在街道边观看。麻人也在其中,他望着八面威风的大将军,对身边的同伴说:“我以后也要做个大将军,好好威风一下!”同伴们听罢,笑得前仰后合,讥讽他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连饭也吃不上,还想当大将军?”/p
麻人听后,一言不发。从此,他起早『摸』黑地练起武来。同伴们见他当真想做将军,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他“麻将”。后来叫顺了,真名反而忘了。没过多久,麻将就无法练武了。因为光练武不干活,饭都没得吃了,木棍也耍不起来。没办法,只得先干活挣钱换饭吃。麻将有一手搓麻绳的手艺,又快又好,因此请他干活的人很多。“喂,麻将,今天到我家搓。”“麻将,明天到我家去搓。”这样今天给东家搓麻绳明天给西家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