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玄幻奇幻>龙啸残阳>第六十五章 危机四伏

从双龙庙撤退的小鬼子龙脉勘查特别行动组,在太行山得到了抗日军民的“优待”。昼伏夜行的这群小鬼子,竟然鬼使神差地来到了三省交界处的娲皇宫。欲知这些小鬼子在娲皇宫又有何遭遇,敬请欣赏本章精彩内容。/p

娲皇宫外面的电闪雷鸣和大雨倾盆过了二十分多钟后已渐渐平息,女娲娘娘不知什么时候已消失不见了。/p

娲皇阁地面上的洞内不时有金色光芒闪现,难道里面有宝藏?看得这些小鬼子目瞪口呆、口水直流。他们不知道这洞里究竟有什么宝贝?难道是天照大神赐予他们的什么宝藏?/p

“哈哈哈哈,感谢天照大神的恩典!进洞!!!”三井村树不由得眼冒金光,精神为之一振大声喊道。/p

这群做着发财梦的小鬼子陆续走进地下洞穴,曲折离奇的地下洞穴缓慢地向地下延伸。随着洞穴的延伸,洞穴内的气温也在不断升高,大约走了有两公里的距离,洞穴内的小鬼子已经是汗流浃背,而五彩斑斓的光线也更加明亮。/p

又走了大约二百多米的路程,前面突然间豁然开朗。他们好像是走进了一个天造地设的广场,这个地下广场足有千余平方米大小,高度约二十余米。/p

广场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四根胳膊粗细的锁链,将这个古色古香的熔炉悬空吊起,熔炉的下方是不断翻滚着的红色岩浆。炙热的岩浆所发出的红色亮光,将广场四周洞壁上的几十副壁画映照的清晰可辨。/p

那一幅幅巨型壁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一个个气势恢宏场景。从左到右依次的浮雕是:女娲造人、凤尾笙簧、天作之合、水火不容、怒触不周山、水火泛滥、黑龙施虐、炼石补天、擎天之柱、斩杀黑龙、昼夜更迭、百川入海……/p

熔炉之中也是岩浆翻滚,五彩缤纷的亮光不时地从熔炉中不断闪现。熔炉上方悬挂着一柄古朴典雅的青铜宝剑,蓝莹莹的光芒从宝剑的剑尖不时闪现,同时有一些红色液体从剑尖滴入熔炉。/p

大汗淋漓的小鬼子们,看着眼前的一切陈设不由得疑惑不解,这里究竟是干什么的?/p

“范先生,这里的陈设究竟是干什么用的?”疑惑不解的三井村树微笑着问道。/p

“三井君,想必您对于西方基督教《圣经》不会陌生吧!《圣经》旧约‘创世纪’说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耶和华神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并带着他的妻子、儿子、媳妇,同时神也指示诺亚将牲畜与鸟类等动物带上方舟,且必须包括雌性与雄性。当方舟建造完成时,大洪水也开始了天,浩瀚深渊的泉源尽都裂开,天上的水闸都打开了……”/p

范仁和指了指四周的壁画接着说道:“你再看看四周那一幅幅巨型浮雕壁画,也同样记述了远古时期,我华夏大神女娲娘娘不仅按照自己的模样造人……而且,当水神与火神争斗,搞的天塌地陷、洪水泛滥时,为拯救天下苍生,女娲娘娘又历尽千辛万苦炼五彩石补天,以鳌足为四个擎天之柱,并引导洪水归海的神话传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神话传说竟然是真的”范仁和擦了擦满头的汗水,深感不可思议地说道。/p

三井村树也同样感到了不可思议,他对《圣经》并不陌生,因为他的母亲信奉基督教,从小到大他受母亲的影响也信奉基督教,所以他对《圣经》也是有所研究;同时他对这些女娲造人、补天等神话传说也提起了很大兴趣。/p

“如果不是因为战争,我一定会带领考古学家深入研究这些惊世骇俗的发现……暂时先不要理会这些,大家继续前进!”三井村树略一沉思,果断地命令道。/p

这群小鬼子绕过中间的大熔炉,从右侧一扇不大的石门走了进去。一走进石门里边顿时感觉凉爽了一些。/p

又不知走了多远,前面豁然开朗。这些小鬼子不由得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他们已经走出了娲皇宫的地宫。只见地宫外面瀑布高挂,树木葱茏,猕猴成群结队地嬉闹着……/p

真是一个好地方!众人不由得连声惊叹,离地宫出口不远处有一通四米多高的石碑。走近一看,石碑上刻着“两界山”三个篆字,再看石碑的背面,只见上面是以颜体书写的碑文:斗战胜佛碑记,此山名曰五行山又名两界山,乃王莽篡汉之时暨公元8年之时,从天而降,下面压着一个神猴,后取名孙悟空,他不怕寒暑,不吃饮食,每天由此山神看押,饥饿的时候给他吃铁丸,渴了就让他喝铜汁、铁汁,历时五百载,冻饿不死……/p

碑文最后写道:孙悟空在此处被如来佛祖座下第二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看管,以佛教净土宗最有名的《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为主,每日口诵佛号,参禅打坐,养心静性,加之对世事轮回的戡破,而逐渐脱离俗念,走向佛家境地。五百年的苦修,五百年的定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五百年后,孙悟空经菩萨点化、保护唐僧一路西天取经,最终得道成佛,这与他在此洞中的苦苦修练是分不开的。/p

范仁和看完碑文,也是惊诧不已,如在梦境之中。/p

“范先生怎么啦?这上面写了什么?”三井村树大惑不解,连忙问范仁和道。/p

“这块石碑上记述了太行山的一些神话传说”范仁和微笑着说道。/p

范仁和不愿意多说,他怕自己啰里啰嗦说了半天这些小鬼子也不一定明白,那样的话,自


状态提示:第六十五章 危机四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