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可是这里的父母官,谁人不买他的面子,就算夏暖燕是郡主,也没有一个帖子就让他随传随到的权力吧?还是说夏暖燕年纪太轻,不懂这个道理?/p

李管事想纠正她,又不知怎样开口才不算冒犯。夏暖燕却说:“你没听错,照我说的办就是了,快去。”/p

李管事只好领命去门房看情况。/p

周围的丫鬟婆子还没散尽,三五成群地站在着火的房子前,兴奋地指指点点。趁这一会儿空挡,夏暖燕叫过一个丫鬟问:“我回来两日了,还不曾见到过冯奶娘,是否她身体抱恙?”/p

丫鬟怯怯答道:“冯奶娘身子不爽,很久都不出来见人,寻常里,我们一个月也看不见她一回。”/p

“那真是太遗憾了,不知她的胃口如夏?”/p

“奶娘的胃口倒是还好,”丫鬟道,“我们大家都瞧见,大厨房做好的菜,日日都要往奶娘的湖心岛拎四五次呢!大家还都称奇,说奶娘房里养了老虎不成,再不就是养了汉子……”/p

说到这里,丫鬟脸蛋一红自知失言,连忙捂着嘴巴低下头。夏暖燕话锋一转,又问:“还有帛儿,听说她不在园子里了,我还不知道她是怎么走的呢。”/p

提起帛儿的事,丫鬟的神色又兴奋起来,不管对多少人讲多少遍,都能津津有味地讲下去。只听她说:“奶奶还没听说吗?前些日子,皇上把扬州罗家的那块祖坟地封给了老靖江王安放灵柩,小靖江王就扶灵来了扬州。那快祖坟里咱们这里远着呢,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南,小靖江王却迷了路,一头闯到清园里来。后来,等小王爷离开的时候,帛儿就跟着他一起走了!”/p

夏暖燕带笑问:“如此说来,这也是一段佳话,只是帛儿毕竟也跟过七爷,怎么连个交代都没留下,说走就走了呢?”/p

丫鬟的眼珠骨碌一转,压低声音说:“奶奶您还不知道吧?帛儿那妮子是个不安分的,从小王爷来的第一天,她就瞄上了他——小王爷生得眉清目秀,笑起来有酒窝,跟女子讲话还会脸红,园子里外的丫鬟,瞄上他的多了,可没人有帛儿的本事大——她又会唱曲儿跳舞,又会装可怜,又会用眼睛勾男人,小王爷住了半个月就被她勾了魂儿,把她当宝一样。后来,小王爷同公子打了声招呼,就将她讨走了。”/p

“七爷同意了?”/p

正说着,李管事怀揣着一件东西,颠颠地小跑过来,献宝似的把东西呈给夏暖燕:“您真是料事如神,还真有一张关家老夫人邀您去赴宴、赏桂花的帖子,昨日傍晚才收到的!赏花宴就在今晚!您没看就知道,可真是神了,清园还是首次收到关家的邀宴帖!”/p

“省了我不少工夫,”夏暖燕接过帖子,边读边轻笑道,“准备车吧,我想早一点过去。”/p

李管事闻言,却又犹豫起来,告诉夏暖燕:“可是七爷有严令,不论发生任夏事都等他回来处理。还有……不能让您跟外人接触,更不能离开清园,否则园里所有人都得担一个大不是。”/p

夏暖燕对孟瑄的“严令”充耳不闻,从袖中取出清园出入令,吩咐道:“备马车,再预备一份合适的拜礼,第一次上门赴宴怎能不带上礼物?我不带丫鬟了,给我挑十名武艺高超的随扈,一刻钟后出发。”/p

车轿说出发就出发,路上没用多少时间,但进关家的门却费时不少。据说,关家的后院刚出土了一件了不得的宝物,预备等朝廷工部的人来看过后,就以贡品的名义运上京,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要格外留意宝物的安全,关家的门禁也变得严格起来,连过访和赴宴的客人也必须受到检查。/p

事情牵扯到贡品,牵扯到皇家,客人们纵使不情愿也得情愿,而且,今晚的宴会又是一场无人想错过的盛会,尤其当很多人在关家大门外看见夏暖燕的时候,不由兴奋地想道:主角登场,证明好戏就要上演了……/p

“老夫人有令,郡主不必搜查,请里面用些香茶。”/p

夏暖燕正在受检查的客人里等候,为她开辟“特别通道”的人就出现了。负责检查客人的关府嬷嬷立刻放行,连夏暖燕带来的两个捧礼物的小童,都没用检查就过了关。/p

传话的是个年轻的紫衣丫鬟,她看上去在关府很有地位,所有人对她都抱着一种恭谨的态度。等穿过了二门的人群后,丫鬟冲夏暖燕温和一笑,自我介绍道:“我是老夫人的丫鬟小陶,郡主走累了吧?关府地广,到披香殿还得再行小半个时辰,郡主稍候,我去安排一顶软轿。”/p

夏暖燕辞道:“不必,我走着就行,请带路。”/p

丫鬟小陶也不过分劝,依言在前面引路,时不时地回头介绍沿途的景观,直到一丛假山屏障后冒出一个人,大咧咧地拦住她们的去路。/p

走进的男人让一直板着面孔的丫鬟小陶目光突然一炫,那个男人,生得真好看!/p

眉如墨裁,鼻挺秀峰,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俊美绝伦。小陶在关家做工几年时间,从来没见过比他更优雅入画的男子。这个人是谁,也是来人吗?/p

他的乌发如一泓墨色的池水,斜斜搭在左肩上,编成一条长长的蒙古人的辫子,用一条绛色缎带系着尾端。冰蚕茧绸的上好布料,裁成夹棉的厚袍子,衣袖上还挂着一层晶莹的冰霜,现在是溽暑天气,他却好像刚从冬国走来一样。/p

小陶愣愣地望着他,只见他长眉一掀,黑眸


状态提示:第695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