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满唐华彩>第373章 新的平衡

第374章新的平衡

大唐立国之初,为抗击突厥,在黄河与阴山之间兴建了三座受降城,即东、中、西受降城。

中受降城便是如今朔方节度使的行辕所在,城址在后世的九原城,即包头。

时至五月,黄河水涨,到了朝廷运输粮草过来的时候,然而,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已往长安、太原递了好几封公文催促,一直也不见有粮草运来。

一个燥热的午后,黄河上不见船只,倒是看到北面有尘烟扬起,十余骑唐军策马赶到了中受降城下。

“天德军使特来请见节帅!”

守在城头上的士卒目光看去,只见那一队骑兵为首者长须美髯,不由叹了一口气,嘟囔道:“又是来找节帅催粮的……开城门吧。”

不一会儿,城门打开,十余骑鱼贯而入,直奔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的府邸。

府邸中,张齐丘正与节度判官卢秉坚计算粮草、议论请朝廷运粮之事。

“朝廷回复了,要求朔方军以军屯补充粮草,减少朝廷开支。”

张齐丘叹道:“即便要我等军屯,也该先把今岁的口粮补足啊。”

他脸色抑郁,双目无神,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自从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叛逃,张齐丘没能及时阻拦,已被朝廷数次责罚,再加上河西节度使安思顺虎视眈眈,他自知官位肯定保不住了。如今之所以还操心着将士们的粮草,无非是“在其位谋其政”罢了,实则已是自顾不暇。

卢秉坚是个中年文士,对个人前程不甚关心,更在意的是士卒们的情绪,皱眉思索着,道:“去岁李林甫便在拖延朔方的军粮,据传,当时是监察御史薛白进言。如今换了宰相,节帅与杨国忠交情如何?”

张齐丘摇了摇头,道:“不甚熟悉。”

卢秉坚本以为张齐丘与薛白有交情,或可投靠杨国忠,闻言不由失望,抚着长须,思忖着眼前难题的破解之道。

“朝廷度支岁市粮于太原,以赡振武、天德、灵武、盐、夏诸军,费钱五六十万贯。而太原不肯运来钱粮,可见太原官吏得了授意助安思顺谋朔方。杨国忠这右相,还未掌握太原啊。”

张齐丘见他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开口道:“阿布思叛逃,朝廷追究,不过追究我一人。而若因为我使得朔方无粮,连累的却是诸将士……不如我引罪辞官,将这节度使之职让给安思顺罢了。”

“不可啊!”

卢秉坚大惊失色,劝说道:“王忠嗣被调往南诏,节帅孤擘塞北,倘若再将朔方拱手让于安思顺,使安氏兄弟雄踞四镇,岂非社稷之祸?”

不说他是否看出安禄山有野心,只看如今天下各军镇的势态,都让有识之士不安。

张齐丘眼下确实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但他必须担起来。

正商议着,门外有将领过来,禀道:“节帅,末将有军务求见。”

张齐丘按着膝盖,准备起来,动作稍迟缓了些,卢秉坚已先行起身,上前,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的是一个披甲执刀的年轻将领。

“何事?”卢秉坚问道。

“噗。”

他话音方落,一柄单刀已刺穿了他的腹部。

“张齐丘!你分配军粮不公,莫怪我等借你人头去投奔突厥了!”

杀人的将领大吼道,从卢秉坚腹中拔出刀来,直扑张齐丘。

在他身后,是一个个因为挨饿而愤怒的士卒,他们已决意去投奔阿布思了。

~~

节度使府的前厅,张齐丘之子张镒正在接待来访的天德军使。

张镒是年初才从长安调到朔方的,而在来朔方之前,他其实已依附了太子李亨,受李亨之托,来劝张齐丘支持东宫。

也正是因这一层关系,刚刚担任右相的杨国忠对张齐丘殊无好感。朔方军的粮草迟迟不能从太原运来,这或许也是原由之一。

张镒看得很明白,东宫眼下的处境虽不好,往后却前程无量。他阿爷若不能在安氏兄弟的逼迫下保住朔方节度使之位,也可把更多的将领举荐给东宫,换取未来的权势地位。

因此,张镒近来一直在留心军中有哪些了得的人物。而这天德军使,正是让他最为在意的一个。

天德军其实就是前两年刚成军的横塞军,天宝八载唐军于中受降城北面五百里处筑横塞,以郭子仪任横塞军使,后改名为天德军。

郭子仪是武举出身,以“异等”成绩补任左卫长,之后屡立军功,成了张齐丘甚是倚重的大将。张镒早闻其名,一直都盼着一见,今日终于如愿。

而当他赶到前厅,一见郭子仪,却与想像中有些不同,少了些想像中的英雄气慨,多了些苍老与随性。

郭子仪时年已五十五岁,长须美髯已被岁月染成了花白。他把胡凳搬到了柱子前,倚着柱子半躺着,花白的胡子朝天,闭着双眼,虽未熟睡,却有很大的呼噜声在响。

这呼噜声极是难听,像是被噎住的号角,时而呜咽,时而高亢,放肆作响,不顾旁人死活。

“是郭将军?”张镒走进前问道。

听得脚步声,郭子仪登时睁开眼。他眼睛很大,闪动着睿智的光,而眼脸下方的眼袋很重,一副睡得不够的样子,但他其实每天都在饱睡。

“不是。”

张镒一愣。

“我骗你的。”郭子仪打了个哈哈,站起身来,抱拳道:“正是郭子仪,节帅可要见我了?”

他身材高大,六尺有余,惹得张镒不由自主地抬起


状态提示:第373章 新的平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