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秋记得很清楚,在南部非洲拥有丰富的金矿和钻石矿。虽然他并不清楚这些矿藏的具体位置,但可以派出人马慢慢勘探。当然,汉军不可能一下子调动那么多兵马前往非洲,但可以从当地土著部落招人。

那些原始部落相当落后,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军完全可以一边传授他们文字,一边教给他们先进的农耕技术,从而取得他们的信任。只要和当地的土著部落搞好关系,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劳动力。跟后世那些殖民者不同,刘子秋不会将这些土著当成奴隶,而是当作工人。这些土著参与劳动是可以获取报酬的。

为了在当地开采矿藏,汉军也需要在当地修建一个基地,包括适合汉人居住的城池,储存矿石的仓库,供舰队停泊的港口。这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但是必须去做。因为刘子秋的最终目标是开辟一条直抵欧洲的西部航线,在非洲建立一个补给基地,可以满足舰队长期航行的需要,还可以作为传递消息的中转站。至于南亚一带,因为那里有许多王国,舰队的补给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贸易解决,倒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基地。

中兴七年四月,陈棱的舰队离开了岭南,再次踏上了前往西方的征途。整支舰队由一百艘大型海船组成,水手、士兵再加上随军医士、仆从,总人数超过十五万,规模接近上一次远航的十倍。这一次,刘子秋下了极大的决心的本钱,不仅希望陈棱能够找到南部非洲的矿藏,还希望他能够分出一支舰队抵达遥远的欧洲。因为刘子秋得到消息,波斯发生了变故,寻找新商路的计划已经刻不容缓。

……

随着萨珊王朝跟拜占庭帝国之间战争渐近白热化,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终于按捺不住,在中兴五年年底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对萨珊王朝宣战,试图收复叙利亚,夺回安条克城。结果在安条克城下被沙赫巴勒兹和沙欣两路夹击,大败而回。这场战斗结束以后,库思老二世野心更盛,波斯军队也是所向披靡,一年时间便先后攻占了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又占领了整个埃及。

这时,萨珊王朝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巅峰,总人口更是扩充到了一千九百七十万人。而经过几年的休生养息,大汉王朝的总人口也不过才恢复到两千三百万人。当然,大汉王朝的这个人口数并不包括漠北四大可汗所统领的数百万牧民。那些牧民同样都是大汉的子民,只不过他们的自由度稍高一些而已,也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

到目前为止,大汉王朝与波斯萨珊王朝之间相处得还算平静。大汉的使臣到达萨珊王朝的首都泰西封以后,也能受到库思老二世的盛情款待,大汉商人在波斯的交易也受到当地官府的保护,也没有发现萨珊王朝有侵略西域的苗头。两个庞大的帝国紧邻在一起,能够相安无事。一方面是由于库思老的重点已经转向了西方,暂时还无暇东顾。另一方面,萨珊王朝也从与大汉的贸易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以补充其对外征战所带来的损失。

如果历史就这样一步步发展下去,这种微妙的平衡总有一天会被打破。不过,刘子秋并不担心萨珊王朝会转攻东方。西域是他起家的根基之地,又是联系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在那里,刘子秋部署了重兵,修建了要塞,屯积了大量物资。如果库思老二世昏了头来攻打西域,刘子秋相信一定可以让他铩羽而归。

相反,刘子秋所担心的却是萨珊王朝强大表象下面潜伏的危机。库思老二世虽然在表面上取得了成功,但是他的连番征战,却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财富和军力。为了满足战争所需,库思老二世三年前就开始对国内各行业课以重税,如今更是变本加厉,百姓困苦不堪。而拜占庭帝国已经被逼到了墙角,面临着亡国的危机。困兽犹斗,希拉克略肯定会抓住这个时机进行最后的反击。如果库思老二世一旦战败,庞大的萨珊王朝立刻就会土崩瓦解,陷入动荡之中,这条连接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也就会随之断裂。

事实上,希拉克略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前几天,史大奈报来一个消息,希拉克略派使者到达了西突厥王庭,送来了大批财宝和几十个金发碧眼的美女,希望西突厥能够出兵从东边夹击萨珊王朝。只是希拉克略并不知道,西突厥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部落联盟,而沦落为大汉版图中一块高度自治的区域。这种对外征战的事情,史大奈当然不敢自专,一面跟拜占庭使者虚与委蛇,一面把消息报到了洛阳,甚至把那几十个美女都一股脑儿地送了过去。

这时候,摆在刘子秋面前就有两个难题。一旦希拉克略发动反击,大汉王朝是介入这场西方两大强国之间的战争还是保持中立?如果介入这场战争的话,是帮助库思老二世还是帮助希拉克略?

……

这两个难题已经困扰了刘子秋很多天,他始终难以下个决定。毕竟事关无数大汉将士的生命和热血,不是随便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情。当他皱着眉头返回后宫的时候,却听到一阵欢声笑语。

听到这阵笑声,刘子秋就不禁摇了摇头。说实话,他现在越来越觉得皇帝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当然,如果他只想成为一名昏君的话,这种日子还是非常惬意的。只是刘子秋并不想成为一个昏君,他甚至想比历史上那些明君做得更好。因为他来自后世,知道后来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民族所经受的


状态提示:第74章 内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