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庶女殊途>42风华正好细绸缪

如同华夏历史上存在过的朝代一样,立国一久便会出现重文轻武的现象,虽然本朝因为各种原因至今武将还未没落,但是文人成为朝堂最大股的势力是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就是平民百姓为了出头也会送儿子女儿读书识得两个字的,大家的郎君和小娘子,不会作几首诗词都说不过去了。杨葭穿越前虽然不是理科女,却也并非文科生,哪怕穿越了十几年对于诗词那也是没有什么天分的。

杨芊扯了扯杨葭的袖子,对着杨茹的方向努了下嘴,杨葭心灵神会地一笑,杨茹今日为了出风头可真真是煞费苦心了。杨茹若真能写出一首不错的诗词来,想必很快就能在大名府中出名了。只是老四房的杨芝却不想让杨茹一个人出风头,她也早就让人打听杨茹这几日的举动,猜到了她会提议写诗词的,故而也早就买了好几首诗词备好了。她连连附和:“写诗词好!咱们也学学风雅之士来。”

杨茹不高兴地看了杨芝一眼,笑着和康珍娘以及陈沁几个好一番真真假假的推辞:“哎呀,我虽然也忍得几个字,但是诗词并不擅长,也就不献丑了吧。还是珍娘妹妹和沁娘姐姐来吧,我替你们磨墨如何?”

杨芝撇嘴道:“四姐何必假意推辞?你若是无心,必不会提议的。既然提议了,自然是该让我们瞧瞧你的大作才是的。等到了汴京,我也好和小郡主说我有个会作诗的族姐,想必她会很乐意请你去吴王府做客的。”

杨芝口中的小郡主正是老四房太夫人娘家吴王府的小郡主,前世杨葭见过一面的,是个极喜欢填词写诗的贵女,许多小娘子为了奉承小郡主纷纷投其所好附庸风雅说爱诗词。

杨茹心里生气,却不好当着外人的面和杨芝计较,看向其她人,只康珍娘和陈沁同意提笔。她便吩咐丫头们抬出了四张桌子,又准备了四副文房四宝来。她自诩为东道主,便先提笔便写了前几日就想好的一首五言诗词——一夜好风春,新花一万枝;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1。写罢听得几个族妹的赞叹声,还得意地瞟了眼杨芝。

杨芝呵呵一笑,心里却暗骂丫头没眼光找的酸秀才写的诗不及杨茹的,她便随便写了首,道:“不及四姐姐的诗好,不过我想康姐姐和陈姐姐的诗词定也是不错的。”遂扭头去看康珍娘和陈沁的诗。

康珍娘的父亲进士出身,奈何出身乡土农家,为人也太过死板不知变通,故而而立之年也只做得了一县父母官。在大名府这豪族扎堆的地方,康县令还必须得处处装孙子方有今日之官声。由此可知康珍娘这知县的千金小娘子在杨家、陈家娘子面前要强低着头的憋闷了。她面上装着天真,众人也当她是真正大方爽朗,不将其放在眼中的。故而她打定主意要写一首好词力压群芳,让众人不敢小瞧了她去,微一沉思,便提笔写了——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2。意境极好,一读便知比杨茹的诗高出一筹来。

杨芷得意地瞟了杨茹一眼,将康珍娘夸了又夸,夸得杨茹的脸都快黑了她才作罢了。最后是陈沁做出的诗后,众人一读,脸色都立即一变。只有杨葭有些饿不解,也凑过去瞧陈沁做的诗——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3。哪怕杨葭不会做诗写词,也读得出陈沁这首写得很不错的,怎么大家的脸色都变了?

众人先是一惊,随即面色尴尬地赞起陈沁起来,却很快转移了话题,说起了其他趣事来。杨葭看不明白,拉了拉杨芊的袖子问道:“这是怎么了?我瞧着陈沁的诗极好呀!”

杨芊低声道:“闺怨。”随即瞟了杨茹一眼,“四姐姐倒是沉得住气,没有当众甩脸子,不要还不得让人笑话杨家的小娘子毫无气度。”

杨芊扯了下嘴唇,“四姐姐毕竟杨氏女,这点子度量还是有的。倒是陈家沁姐那首诗我怎么就没有瞧出不对呢……”

“你还小呢。”杨芊同情地看了杨葭一眼,觉得她没有诗词的天赋完全是因为吴姨娘,女儿肖母嘛。

杨葭一囧,陈沁十四五岁大小,正是后世初中生早恋的年纪,有了仰慕的小郎君也不稀奇,只是她瞧着那首诗分明是很正常的嘛,怎么就人人瞧着不对唯独她没有看出来?她的心理年龄可不小啊。也许是乐山者见山,本朝的小娘子们十四五岁都要开始相看人家,十八岁之前都会嫁掉,二十岁前朝廷会强制将其给嫁掉,绝对不会有神马剩女产生的……

咳,想远了,杨葭回神,觉得大家心里头对亲事对小郎君有想法,这才瞧着一首诗也觉得不对了。太敏感了可不好哟。不过,这也给了杨葭一个新的想法——若是端午节或者七夕时外出游玩时和某个小郎君“瞧对了眼”,大夫人明年会不会彻底放弃打自己的主意?杨葭对了下手指,暗暗点头,就算有七娘杨芙这个超强的保险,这招也不能放过。

此时的杨葭完全没有想到,十天之后,她居然在汴京城里撞上了私逃离家的陈沁,印证了今日众小娘子凭诗就看出的“闺怨”居然是真的!杨芊不得不再次惊叹古代小娘子的精明了,相比之下自己这个穿越加重生的人士,反倒没有什么优势了。

待得日头有些偏了,早有厨娘准备好了席面款待小娘子们,就是太夫人和大夫人也使人送了菜来,不多时便有丫头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了玲珑阁的小花厅里,先上了八道凉碟,后又上


状态提示:42风华正好细绸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