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句话很多时候都理解成另外一个意思,或者就是茫然无知。也亏得他神经反应速度快,才能根据后面的言语重新理解纠正过来。
此外,罗宁听课的同时也是神游太虚。从没有上过学堂,要中规中矩的一心听传知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好在没有体现在动作方面。比起课堂上一些私底下细声聊天、忙着玩手机的同学,表现算是上佳了。
今天要上的课程有两科,古代史是一二节课,三四节是古代文学,罗宁跟的是中文系大二的一个专业班级。讲的内容倒是他所熟知的。
唐诗!
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罗宁睁大了眼睛。
教授在台上讲的、其它学生听课和他此刻听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前者,唐诗只是一种文体,是一种文化消遣精神享受,无论是感兴趣还是学好学精,把唐诗都只是当作文学艺术表达形式来对待。
于罗宁而言,唐诗却像是一种家乡的感觉。在唐朝,稍有些才气的文人都能吟出一两首,去掉诗的优劣不说,现在能够再听到这些在唐朝时能够耳熟能详的东西,能够感受到的,就只剩下亲切了。
罗宁当然不会写诗,甚至连唐诗的音韵都搞不懂,可这并不能阻碍他此时对唐诗的喜爱。这就像是离家数十载的老人突然回到自己的家乡,看见哪怕是一个石子一颗老树,都想要伸手过去摸个遍。
此刻再想起在唐朝的生活,罗宁是有些百感交集的,甚至眼中都有隐隐的泪光。
当初要做的就是单纯的要磨练心性。可这并非轻易之事。看见路边的衣不遮体乞讨的孩童,看见羸弱不堪垂死挣扎的老汉,他也有恻隐之心。可他却硬要自己漠然看待;还有做杀手时只接任务不问善恶。
罗宁非要逼自己做得冷酷到底。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无情,所以天地才能够长存。
罗宁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很不人道,摒弃善恶之心活在人世间岂不是行尸走肉么。
可事实上却是,你为善,别人称颂;你为恶,别人忌恨;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负累。为善多了,在别人的赞美之下要做出更多善意之举,否则别人也是会说三道四;为恶多了,就要想尽办法来灭除恶行带来的后患。
罗宁追求的却是一种追求本心的大自在、大快意、大逍遥!
他人善恶,只要不关乎自己,只要不惹得自己发怒,那与我何干。做你的魔头去,做你的圣人去。若是真正惹到自己了,哪怕是跑到天涯海角,我定也要将你找出斩杀殆尽!
这泪光不是对唐朝世俗生活的惋惜。而仅仅只是一种追忆。
一睁眼醒来已经是千年以后,物非人非,独自一个人处在这陌生的环境,即便他的心灵已经达到了“明心”境界,时刻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但他的心还是有一些孤寂的。
罗宁并没有注意到,教室里所有的目光早已经都聚焦在他身上。
相比起这些人,罗宁的灵魂何等强大,就在刚才,他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愁伤情绪,就已经足够影响到众人了。
而且,双目通红着实有些吓人。
罗宁站起身来,弯腰执学生礼:“还请先生见谅,学生鲁莽了。”
---------------------------------
《修真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