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搞化学的不能惹>三十六 郭先生的身世

不知为什么,听了郭先生轻轻的一句话,刘大双后背一阵发凉。

“还请先生明言!”刘玉龙一抱拳,面沉似水。

郭先生淡淡的一笑,挥挥手说:“也许杞人忧天,只是小心点吧!”

刘玉龙谢了一声,带着刘大双转身走了。

走到半路,刘大双问道:“大爷,谢老八是谁啊?”

“不太熟,搬来大半年了,单身一个人,平时不大出门,养着一匹大白马,每天下午喜欢出来遛马。”

“平时不干活嘛?靠啥吃饭呢?”刘大双有点疑问。

“他搬来时,地都种完了,后面天冷了,咱这儿家家户户都不干活,也看不出啥来。”

“找个人盯着,郭先生绝对不会乱说,他是在提醒我们。”

“好,这几天刚好找了两个帮手,派一个去盯着。”刘玉龙答应了。

“大爷,我刚才跟郭先生说的事,实际上就是办学堂,别的地方已经有人办了。我琢磨着你找下孙委员,让县里帮忙宣传宣传。”

“咱老刘家出钱,让县里沾啥光啊!”刘玉龙不愿意。

“咱刘家就是个老百姓,咱家说,谁信哪?县里就不同了,是官府,大家都信。再说,官府也得说咱们好话啊,老百姓也会念咱们好的。”

“要不干脆别让他们来干活了,十天也干不了啥,还整的乱哄哄的。”

“不行,就这样,不图他们干啥,让他们知道自己孩子上学是花力气挣来的,人活着要有点心气,别整天堆堆缩缩的。再一个,十天活都不肯干的,来不来都算了,这样的人家也不是啥好人家。”刘大双说的很坚决,他对上一世天天救济懒人的做法颇有微词。

当然,刘大双还有点说不出口的小九九,他想博个好名声,增加自己的威望,这对于他以后的所做所为有极大的帮助。

好比水浒里宋黑子,江湖人称“及时雨”,到了哪儿都有人“纳头便拜”。三国里刘大耳朵,号称皇叔,招摇撞骗,老头陶谦被忽悠的直接把徐州牧大印给了他。

刘大双就想着,名气大了,国难当头时,他登高一呼,四野震动,英雄云集。要不他敢肯定,他拿着一杆枪和沙俄军队开战,老百姓保证像看戏一样看热闹。

没过几天,县里贴了个通告,也有几个差役敲着锣沿街通知了一下。

死水一般静寂的县城,终于起了点波澜。很多人开始互相询问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够让子女上学还是很多父母盼望的,干十天活算个啥?别的没有,就一身子力气。

于是,有心急的就跑来刘家问,刘大双让孟氏把大家挡在门外,解释清楚,开春后,只要有空,连续来干十天活就行了。小孩可以现在去县衙里报名。

大家欢天喜地的都说刘家是大善人。

不料,院里的酒香味飘啊飘的,许多人的馋虫被勾动了。又问孟氏酒卖不卖?

孟氏不敢做主,问了下刘大双,刘大双想了一下说,三天后在街边搭床子卖。现钱买也行,苞米和土豆换也行,每人限一斤,又是让大家伙一阵高兴。

刘大双把酒头和酒尾加上好酒勾兑了,调成四十多度。

晚上放外面冻了一宿,白天看看,酒还是很清澈,没啥沉淀。

配制低度白酒必须有点技巧,否则很容易出现沉淀,酒变混浊,也难喝了。

刘大双上一世酒厂混过,也专门解决过这个问题。

因为度数低了,酒精少了,溶解度下降,很多酯类有机物会析出,另外,硬水中金属离子也会和这些有机物反应生成沉淀。

刘大双之所以用雪水,就是因为水中不含重金属离子,是软水。再加上他的酒蒸锅控制的好,酒中杂质少,所以,度数低天冷时也不会沉淀。

三天后,刘家门前的大路上摆了几块木板,几个大酒缸一溜儿排开。

五文钱一斤,或者五斤苞米,十斤土豆也换一斤。

太便宜了,酒又好,还能拿土豆换,谁家还没有个几千斤土豆,连平时不喝酒的都拿土豆换了一斤。

二百斤没到一天换完了。

这场小小的交换行为,看似规模很小,但对靖安县的经济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刘家人不断宣传,开春以后,苞米、土豆、高粱、小麦都可以拿来换酒,有些心思活泛的就想着多种点粮食换酒,再把酒运到外地去卖。又可以从外地买回其它东西再贩卖。

一个良好的经济循环开始了,这一年后来被史学家定为靖安经济腾飞元年。

县城里几个卖酒的直骂娘,这刘家也太欺负人啦,别人家生意没法做啦。

刘大双没管这些,他在琢磨私塾的郭先生,这是个什么人?原来是干什么的?

落魄书生,不像,没有穷酸劲。太平天国的,也不像,岁数不对,四十年前就灭了,苟活到现在,怎么也五六十岁了。捻子,也不太像,身上没匪气。……

到底是干什么的,刘大双决定去摸摸底。

跟孟氏说去找先生学认字,先生单身一人,想带点吃的过去。

孟氏乐坏了,我儿子要学认字了,大仙儿秘诀很快就有了。连忙弄了四个菜,大葱炒鸡蛋,土豆丝,粉条炒肉,凉拌白菜心。

刘大双把菜装好,提了一小坛酒,姚平治送的几本《格物论》什么的也带上。

刘玉龙赶车连人带菜拉着,直奔私塾而去。


状态提示:三十六 郭先生的身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