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人吗?
刘伯温假装不经意间站了起来,伸着拦腰,向屏风的方向踱了过去。
“啊!”
刘伯温强忍着,才没有发出那声惊呼。
不是因为早有预料的屏风后面有人,而是屏风后面足足有五个人!
其中三个,刘伯温认识。
杨原杲、侯原善、阮弘道!
朱元璋身边有十几个掌管机宜文字的人,名曰参军,却每个人都吃着镇抚一级的俸禄。朱元璋对这十几个人的信任,恐怕还在众多老兄弟之上。比如先夺了谢再兴的兵权,后被谢再兴斩了的李梦庚,就是这十几个人之一。杨原杲、侯原善、阮弘道,也在其中!
他们在干什么?
很显然,这三人在奋笔疾书,把今日诸将的话语,全部记录下来。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吴国公朱元璋和吴国公世子朱标,就坐在这三个人身边!
刘伯温发现的那个影子,其实是朱元璋的!
朱元璋日理万机,肯定是不会经常来偷听的。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这场偷听是临时起意呢?恰恰相反!事实很可能是,杨原杲、侯原善、阮弘道,每次大规模军议,都会来这里偷听。只是因为今天这场军议太重要,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才来到这里。
也正是因为今天屏风后面的人太多了,刘伯温又偶然间来到李善长之前的位置,才有可能发现这个秘密!
“天啊,上位之心,真有如山川之险!他到底还有多少,我所不知的秘密?还有那世子,小小年纪就对上位的秘密参与如此之深,也堪称可畏可怖了!”筆趣庫
刘伯温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掀起了阵阵惊涛骇浪。
当然了,这惊涛骇浪一起,原来刘伯温对时局的担忧,也就完全烟消云散了。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朱元璋真的怕得要死,还有心情,带着朱标一起,来这里听大家的墙角?
再想深一点,如果局势真的如刘伯温想的一般不可收拾,朱元璋就没有能力封锁消息,以免动摇应天的军民之心吗?
一切都一切都说明,局势仍然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天,塌不下来!
“诶!诶诶!”
朱标和朱元璋自然也看到了刘伯温。
朱标冲着刘伯温摆了摆手,刘伯温赶紧退了回去。
……
……
半个时辰后。
“吴国公驾到!吴国公世子驾到!”
“参见吴国公!参见世子!”
朱元璋和朱标,昂首阔步,走进了中书省大殿。朱元璋大马金刀,居中而坐。ъiqiku
朱标在侧坐相陪。
包括邵荣、李善长在内,吴国众文武大臣分别在两厢站立。
朱元璋道:“都起来吧!”
“谢吴国公!”
朱元璋道:“张子明送来的军情,大家都听说了吧?没错,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围洪都,恐怕用不了久,就会攻克。我吴国的局面,不容乐观。诸位兄弟,都有什么想法呢?尽管说出来!”
“启禀上位!末将主张,和陈友谅和谈!实在谈不成,咱们再和陈友谅,决一死战!”
“末将主降……诈降!只要能再拖延一段时间,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粮草,必定供应不上!咱们就有了可乘之机!”
“俺觉得吧,西边的张士诚,可以考虑联络一下。”
“末将主张迁都,以避陈友谅之锋芒!”
“末将主战!两军相遇勇着胜,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算什么?咱们必定能重演当初的龙湾之战!”
“战战战!谁敢言降,就不是上位的忠臣,俺一斧子劈了他啊!”
……
诸将纷纷发表意见。
朱元璋和朱标就静静的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刘伯温看着纷纷发表意见的吴国诸将,心中微微一沉。
他明白,其实,无论是主张和陈友谅决战到底,还是和谈、诈降,甚至是主张联合张士诚,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局势如此,为了活命,想出什么办法都不算寒碜。
唯一有大问题的,就是刚才说的,和现在说的,不一样的那些大将。
前后不一,即为不忠!
他们的前后言语,恐怕早就被杨原杲、侯原善、阮弘道用小本本记下。哪天应了景儿,就是杀身之灾!
即便到不了应景儿的时候,诸将谁升迁,谁贬谪,谁该在哪里驻军,杨原杲等人的小本本,就是朱家父子做决定的依据之一!
当然了,刘伯温对诸将,也没多少同情。
的确,吴军的军纪,比很多义军要强,若不然也成就不了今天的事业。但是,也仅仅是比绝大多数义军强而已。
这些军中宿将,哪个不是一屁股屎?
严格按照法令去管,全杀了肯定有冤枉的,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漏网之鱼。
所以,以后到底要不要尽量保全某人,主要就是看他的忠心够不够。
忠心够了,就尽量保全。
忠心不够,那对不起,以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当然了,现在还用得着这些人,即便前后不一,朱元璋也不会当场揭破。
“好!很好!”
眼见没人继续发言了,朱元璋微微点头,道:“兄弟们说得都很好!大敌当前,无论是战是和是降,都可以讨论。大家踊跃献策,也体现了对咱的肝胆衷肠!咱这心里面,高兴啊!不过呢,咱想对那些打算和或者降的兄弟们说,局面真没恶化到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