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史上最强太子>第367章 新仇旧恨,二十年恩怨今朝解

大明洪武五年,九月十六。

平壤城外十里。

红日初升,薄雾冥冥,红日之色如同鲜血。

秋风萧瑟,黄草遍地,间或一片片残叶随风而起,充满了生命最后时刻的苍凉和悲壮。

不得不说,天人相应,此时真是一个杀人的好时节!

“崔……莹!老匹夫!你……你也有今天啊!”

大明荥阳侯郑遇春,看到高丽军主将旗下,那个头戴金盔,身穿金甲,手持钢鞭的苍髯老贼之后,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双目之中一片血红之色。

咚咚~~

他迫不急待地来到紧走几步,来到朱标的面前,微微躬身,道:“崔莹老儿,果然亲上战阵!殿下,您答应过我的,此战末将为前锋!末将定要亲手砍下此獠的头颅,报二十多年前,那血海深仇!”

朱标道:“二十多年的事情了,荥阳侯依旧难以忘怀吗?”

“忘不了!末将忘不了啊!”郑遇春道:“二十多年前,伪元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围攻高邮,又分出一支偏师攻六合。六合红巾军得知之后,赶紧向滁阳王(郭子兴)求援。滁阳王问麾下大将,谁敢相救?诸将皆不敢做声,唯有上位挺身而出,说唇亡齿寒,六合乃滁州之门户,焉能不救?于是乎,上位率我们两千人,救援六合。最终,吾等被六合友军,分配到瓦梁城驻扎。三日后,五千元军来攻瓦梁,这五千围攻瓦梁的元军里面,就有崔莹率领的两千高丽军!”

其实,这件事郑遇春已经对朱标说过了。要不然,朱标也不会早就答应,此战他为前锋。

但是,郑遇春绝不介意再说一遍。

他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血海深仇。他希望,那些牺牲的人们,在天有灵,听到他的话语,来看看他为他们报仇的那一刻!

郑遇春道:“当时,上位所带的两千人,连饭都吃不饱也就罢了,壮丁只有一千,还有五十以上老人,有十六岁以下孩子,还有三百多妇人!甲胄一百二十一具,全军刀枪加起来不到一千。很多人,只能拿着竹枪木棍,战力相当低微。而且瓦梁本身,也不过是一座小城,城墙高不到一丈,宽不过七尺,全是夯土筑成,却迎来了五千大军的猛烈进攻。Ъ

元军是真卖力啊!一天之内,就要组织四次猛攻!连续五日,每天四次!

而且,十次里面有七八次,都是崔老贼带领着高丽人为先锋!

末将那年才十六,也有些勇力,亲手砍了几颗脑袋,已经不记得了。

我只记得有一次,整好是我对上了崔老贼!招内,我就不是崔老贼的对手,被他一鞭将我的钢刀打落。

也就是在这时候——

赵三爷,虽然今年才五十多,但牙齿都掉光了,平时里说话都漏风。他没力气干活,人们都以为他是在故意偷奸耍滑,隔三差五就饿他的饭。但是,就是他,给我挡了崔莹一鞭,救了我一命!

‘小郑子,好好活下去!替我活下去!’

忘不了,我永远忘不了赵三爷这最后一句话啊!

还有小猴子,大概十二岁吧,但常年累月的吃不饱饭,身高也就是三尺上下。

他死死抱住了那老贼的一条腿,才让我终于逃出生天,他却被那老贼一鞭砸了个脑浆迸裂。

可怜,小猴子连句遗言都没来得说出口!

可怜,我还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想给他立块牌位都不知道怎么写啊……”

说到这里,想想六合被围攻时,那些惨死在高丽人手中的众同袍们的惨状,郑遇春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当时,郭子兴才把朱元璋从大牢里放出来,信任极其有限。只肯给朱元璋两千老弱残兵,去救六合。

结果,朱元璋守瓦梁守得险象环生。

最终,朱元璋没办法,只好用出了一招类似“空城计”的计策。他守了几天瓦梁后,大开城门,让百十名妇人,手持兵器,在城门处叫骂。麻杆打狼两头怕。几天的血战下来,朱元璋固然是感觉应该是守不住了,但元军主将照样是感觉,几天血战,敌军岿然不动,极其强大。

那主将见这些妇人如此有恃无恐,不知朱元璋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竟然下令大军后退三里。

朱元璋趁此机会,带着这群残兵败将,从瓦梁撤退——仅仅五千元军,当然是不可能把一座小城彻底包围的。朱元璋此举,只是防止他们的衔尾追击罢了。

当然,这招也用不了多久。

元主将军识破了朱元璋的空城计后,马上率军大举追击。结果,朱元璋早有准备,在山路上设伏,打败了这支元军,从容回了滁州。

当然了,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这伙子元军回去之后,随时能纠结更多的兵马,来打滁州。

于是乎,朱元璋派出使者,交还了元军的战马,说滁州红巾军都是安善的良民,只是迫不得已,结寨自守,希望元军原谅。ps

崔莹说这是一派胡言,还是主张继续进攻滁州。

但是,元军主将却被朱元璋的恩威并施给说服了——承认朱元璋是安善良民,之前只是误会,之前的败仗也就不算败仗了。朱元璋还了战马,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能对上峰有个交代。要是不承认朱元璋是良民呢?接下来朱元璋固然得倒霉,但是,这元军主将率领一万大军却被两千老弱病残打败,这很光彩么?

于是乎,元军主将道:“非良民,岂肯还马?”,当天就领兵回去了。

状态提示:第367章 新仇旧恨,二十年恩怨今朝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