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第233章 冬季攻势(二)

唐军十六卫的编制当然是以“伙”为基础单位,沿袭的是自先秦时期便存在的战术单位构成。

伙即为十人一队,又有十人共用一口锅煮饭的意思。

也就是说军队的炊事是下放到班一级的。

之所以“伙”这种基本单位能延续上千年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低下的后勤补给能力造成的。

以隋唐的府兵制为例,为了减轻军队在外作战时的后勤压力,府兵离家出征前需要自备至少足够自己消耗两个月的食物,如果战事拖延时间太长,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同伙的士兵会相互扶持,相互分享食物。

说是分享食物,但实际上士兵们能吃到的食物及其单一——麦饭,就是把带皮的麦粒蒸熟或煮熟之后再晒干,吃的时候用铁锅煮开,要么就是各种死面饼子。

在没有好的食物保存方式时,府兵的食物想要长期保存就一个字:干,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干硬!

在古代战场上,士兵能吃饱就很不容易了,吃好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李元喆偏偏有能力给部队提供更好的后勤,所以从西征军开始,他麾下的士兵伙食就是最好的。

他从其他世界采购的军粮都是优先供应西征军和近卫军的,这让其他部队一直眼红不已。

而后在地方驻军之中,“伙”的单位被班所取代,伙食供应也从班提升到了排一级,设立了专门的炊事班。

炊事班有五人负责全排人员的食物制作和分配。

这次西域之战开始之前,十六卫也进行了伙食供应改革,将伙食供应单位提升到“旅”一级,大致相当于连一级,极大减轻了士兵的后勤负担。

之所以十六卫的伙食供应放到了旅一级是因为冷兵器部队的最小作战单位就是旅,炊事班可以跟着作战单位一起运动。

军中伙食供应变化最大的还是在食物的种类上。

李元喆养兵绝对不小气,平日里训练和驻守时,近卫军是顿顿有肉吃,其他部队也保证一日三餐都是热食管饱,每三天还要有肉蛋鱼来改善生活。

战时军营的伙食标准是顿顿两菜一汤一主食,中午必有肉食提供。

自土地和红薯大面积推广以后,土豆炖粉条变成了军队菜谱的第三道固定菜式,不限量供应。

在外作战的部队以压缩干粮和各种罐头为主。

未来城和灞桥工业区出产的罐头有九成都是军队消化掉的。

按说这样的伙食供应水平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国家的军队能管饱就不错了。

但是华夏人深植基因的对新鲜蔬果的渴望在士兵们都吃饱饭的情况下就跳出来作怪了。

在国内的时候蔬果的供应还好说,每个军营驻地都有自己的菜地和暖棚,保证基本的蔬果供应问题不大,即便是条件差的地方种不了菜也能从市场上采购。

可在这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大西北地区,要吃口青菜水果就只能从关中和陇右各地千里迢迢的运过来了。

几十万大军的后勤本来就紧张,专门运蔬菜水果过来肯定不行。

程咬金的要求也就是开个玩笑而已,他包括在座的将领都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李元喆却是当真了。

一散会,他就迫不及待的在聊天群里挂出了一千万听蔬菜和水果罐头的订单。

另外他还给占据着东南亚大岛的文总发去了一份五千吨的新鲜水果和八千吨新鲜蔬菜的单子。

“元喆兄弟这是要打大仗的节奏啊!罐头的订单我接了,老规矩,只打保质期不打生产厂家和地址是不是?”

刘晓峰显得特别激动,他是巴不得其他群员天天打仗呢,群员一有大动作,大生意立马就来了。

这段时间除了曹曼是不是找他买点东西,他的生意清淡的很,见到李元喆挂出买单,立刻下手接下。

一千万听罐头虽然没什么利润,但是也可以救活几个小的国营罐头厂,他现在的地位不同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

想办法减轻下岗潮的影响是他最近一段时间考虑最多的事情。

李元喆:“是啊,波斯、西突厥和吐蕃看哥们不顺眼,在西域拉起了五十万联军要揍我,我也不惯着他们,划拉了七十万人准备教育教育他们。”

他这话一出,群员们均是脸皮一抽。

丫的这是要教育人的节奏吗?

我看你这是要全灭对手!

五十万人你用七十万来打,不得不说……真有韩信的风采!

手工达人:“真羡慕皇帝哥哥,说打仗就打仗,小妹这里还在和一帮鬼佬虚与委蛇,真是心累,感觉手脚都施展不开了。”

曹曼的日子不太好过,随着内部清理结束,民兵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越来越强,已经开始引起鬼佬们的警觉,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浪人竟然把军舰开到了嘉陵江里,曹曼气的直接把小日子的军舰给送进了江底,现在正和他们的大使在扯皮。

文总也冒泡道:“@五好青年,不就是和一群拎刀子的家伙打仗吗,你至于搞出这么大阵势?哥哥我就三万人,三个月就把辫子们给推到了海里,对付骑兵,机枪比刀子好使!是不是手里的家伙不趁手?要是需要,哥哥我手里还有不少。”

李元喆:“谢谢文总,我这里暂时不需要武器弹药,武器弹药有一部分能自产了,以后对武器的需求会少很多。”

刘晓峰:“那岂不是说我以后就少了一个大主顾?各位哥哥


状态提示:第233章 冬季攻势(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