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娱乐大丈夫>第二百二十章 侠之论
姑娘进入国内一线也只是时间问题。

《大唐双龙传》里的侠文化被人解析着,作为对比的《天龙八部》里的侠文化更是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相比之徐子陵的儒侠形象,段誉或者更应该称之为佛侠,特征是无名无相、无yu无求、生具佛xing、赤子衷肠。

佛教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皆空皆虚幻,越少世俗的名利等的羁绊,便越接近佛xing,成佛的希望便越大。但生为俗人,贪嗔痴等俗念总难免除,所以大多数人成佛的希望很小。

段誉便是少有俗念,身为一个皇子,没有武功也敢一个人到江湖上乱闯,还好瞧热闹,好管闲事,但却福缘深厚,好运多多,其奇缘巧遇令人羡慕不已。

从段誉可看出,金庸笔下的佛侠,取了佛家的jing华,视名利权位包括世俗之人都看重其实对人生并不重要的东西为虚幻,而摒弃了一些不近情理的内容,如情爱等等,比如给了段誉一个美满的结局。另外还保留了佛祖大慈大悲、降妖除魔的思想,付与这些人慈悲心肠。因而判定此人是否佛侠,标准是是否慈悲为怀,是否视世俗名利为虚无甚至没有世俗名利之心。

只是姜成在塑造段誉的时候,特意减少了一些他作为佛侠的消极避世,给他多增加了一些主动,这是从他不同原著里的一些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主要是姜成个人比较喜欢主动,所以他就大胆的玩起了颠覆。

不过也不知怎的,很多人都说他的这种颠覆饱含深意,孔庆东在解析段誉时特意拿他这版的段誉说事,说他这么改是为了突出“我佛慈悲但却亦有金刚怒目之时”的目的,听得姜成失笑不已,也不知他们是从哪看出来的。

但从这也可看出,现在有关“武侠文化”的讨论是多么的盛行。

而就在这股不断蔓延的“武侠之风”越刮越烈之际,姜成在片场迎来了一位举足轻重的客人,一位武学泰斗。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章 侠之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