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建昌侯>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

张延龄强占民田的事发生了几天,事是传开,但一点动静都没闹起来。

御史言官好像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他们好像看透了张延龄的用意:“你就是心里不爽我们让你卸职,想闹点动静出来,让陛下觉得不在朝堂上用你,你就要在朝堂外捣乱,让我们把你召回到朝堂?休想!”

作为当事人的张延龄,觉得很蹊跷。

“外面就没有在传的?”张延龄望着刚出去打探消息回来的南来色。

南来色一脸得意道:“爷您放心,外面传的不多,再说了咱占的都是没主的田,他们还能说啥?”

张延龄皱眉道:“那为何之前一次我去收地,要闹到群殴械斗、满朝参劾?哦,我想明白了,是少了读书人,淳朴憨厚的市井百姓能闹什么?还是读书人遇到事比较容易激愤,你去调查一下城里哪有读书人聚集的……”

“爷,您要干嘛?”南来色登时感觉到问题不妙。

张延龄道:“脑子不好就别乱问,让你去打听就去打听,要找读书人聚集的地方,功名越高越好,最好都是什么举人、进士出身,就更妙了!”

南来色想到之前几次张延龄跟读书人“群殴”,还心有余悸。

抬头一看张延龄的眼神不对,他打个寒颤便赶紧去打听。

……

……

此时在京师内。

正在举行一场高规格的读书人聚会。

发起者乃是大名鼎鼎的“弘治四杰”、“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

李梦阳是弘治六年进士,如今观政三年期满,刚授官户部主事,在弘治六年的进士中已经算是佼佼者,也全靠朝中人对他的赏识,而与会的还有边贡、王九思、王廷相等一系列大明文坛的佼佼者,此时他们正在一起研究文坛的复古运动。

这也是李梦阳等人所发起的,在于改变大明朝文风辞藻华丽的现状。

文坛复古运动,持续近百年,对大明文坛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听说最近张家外戚又开始闹事,接连出城闹事,连民田都占了不少,如今他在朝中有了地位,连参劾他的人都没有,地方官和百姓更是对其敢怒不敢言……”

说话的是王廷相。

他年轻气盛,加上他只是个举人,开春的会试他不第,心中便有了怨恨,而比之边贡、王九思和李梦阳都已经高中进士不同,他更容易去了解时弊。

李梦阳放下笔,道:“此等奸邪之人,将朝堂闹到天翻地覆,我等作为大明士子,当不遗余力上陈其罪,即便令陛下不能将其惩戒,也要让其每日坐立不安……”

“好!”

众人皆都精神振奋。

尤其是那些出自京师,或是各地在京师游学的举人或秀才、监生,都想借此机会扬名立万。

“敬夫兄,为何看你脸色这般?难道你不想跟我们一起参奏建昌伯?”李梦阳突然打量着一边眉头深锁的王九思。

王九思年岁最长,加上他已为庶吉士,在众人中地位算是比较高的。

他叹道:“我与建昌伯曾有过会面,与他探讨过学问之事……此子学问不在你我等人之下,恐怕他……不好应付。”

“啊?”

在场的人都颇为震惊。

一向对外戚势力深恶痛绝的王九思,居然会替张延龄说话?

拿我们这些文坛领袖,敢一个外戚相比?

你确定不是昏了头?

李梦阳恼火道:“敬夫兄,我敬你乃是大明储相,我等之中以你仕途造诣或最高,能匡扶社稷,你居然跟腐官沆瀣,为外戚说话?你可是觉得,他做那奸淫掳掠之事,乃仁义之行?”

王九思不知该怎么解释。

在他看来,一码事归一码,学问越高修养也越高才对,为什么张延龄会闲得没事跑出去强抢民田?莫非另有隐情?

但一群人都用愤恨的目光望着他,他有口难言。

“也罢,有些人不想与我等并列,上陈时不署他名字便是,我等不耽误了他的大好前程。”李梦阳本来就妒忌王九思。

本以为是这群人的领袖,最早中进士,如今更为户部主事,但他来了聚会才发现,士子所巴结的还是才考中进士就为庶吉士的王九思。

他心里能爽?

面子上不能发作,正好机会就来了。

就在此时,窗口传来喊声:“是他……就是他!”

“何人?”李梦阳等人也不由看过去。

“是建昌伯……张延龄那厮,居然带着人招摇过市……”

“哗!”

本来众人就已对张延龄深恶痛绝,听说张延龄来了,更是义愤填膺。

“走,出去质问他!”李梦阳带头。

王九思赶紧阻拦道:“如今他身边有锦衣卫相护,这么出去怕讨不到好。”

他其实这是替好友安全考虑。

毕竟张延龄打人是有前科的,这次还有皇帝派去的锦衣卫,这对张延龄来说还不是“如虎添翼”?

李梦阳可不会领情,他道:“我等乃大明未来希望,岂能任由奸邪胡来?就算是死,也不能让其猖狂!”

“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还能把我们怎着不成?”旁边的人总算有说“实话”的。

不是不怕,是看准了张延龄不敢乱来,故意出去挑衅。

你张延龄若真跟以往那样打了我们,你以后还用在朝中混?

若真打我们的话,我们就当是替朝中受他欺辱的文官,报了一箭之仇,如此一来张延龄从此断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