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从夺舍扶苏开始>第35章 扶苏造纸

在纸被发明之前,大秦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简牍。

简牍的简,一般是细长的竹片,少数是木质的。

简牍的牍,一般是粗长的木片,当然也可以是竹质的。

在始皇帝时期,曾经有人,总共用去了三千多片竹简木牍。

这些简牍,要两头牛才能拉得动,足见简牍的不便。

当然丝绸布帛也是一种很好的书写材料。

但是太贵重了,只有上层的贵族才能使用。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不是书写材料而是珍贵的财物啊。

用来写字?怎么可能,谁会拿黄金来擦屁股呢。

所以说,扶苏造纸是大秦文化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纸这种价格低廉的书写材料,便利了秦字的推广,促进了大秦典籍的普及,同时也是大秦先进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扶苏造纸则是大秦文化走向了繁荣与昌盛起点,造纸术一直稳稳的位居大秦百大发明前列。

……

据说,扶苏造纸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日,扶苏来到内廷,见到宫殿内的竹简堆积如山,官吏们往来搬运十分不便。

于是萌生了制造一种轻薄的书写材料的想法。

但进行书写材料的革新又谈何容易呢?

扶苏皇帝为此忧心忡忡,他苦思冥想以至夜不能寐。

在某天深夜,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利用植物的纤维来制造书写的材料呢?

想到这里,扶苏异常的兴奋。

他赶忙从龙床上爬起来,开始进行实验。

造纸的过程是艰辛的,扶苏皇帝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后世一直有人将扶苏造纸视为天才的灵光一现,但事实绝非如此。

扶苏皇帝多次谦虚的说道:“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呢?所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此言得之。

……

根据《二世皇帝实录》记载,扶苏造纸是在秦二世元年二月二日取得成功的。内廷的肱骨之臣全部参与到了扶苏造纸的行动当中。

吏部主事为曹参,负责将丝、麻、竹、草等植物切碎,这是造纸的第一步。在切割的过程中,不停的浸泡、摔打,获取植物纤维。

民部主事为萧何,负责将之前准备好的原材料放在草木灰水里进行煮沸、浸泡、搅拌,除去其中的杂质,使制作的纸张更加的干净。

礼部为俪食其,负责对获取的植物纤维进行不停的淘洗,进一步除去其中的杂质,然后放置在特定的水池之中。

兵部主事周勃,负责用大铁棍子在池子里不停的搅啊搅啊,使这些植物纤维充分的分离,均匀的漂浮在水中,获取造纸的原液。

刑部主事为陈平,负责抄纸,他使用特定的滤网将水中浆状的纤维捞出,制成一层薄薄的湿纸。

工部主事夏侯婴,将这些湿纸压实、晾干,就这样,一张纸就制作完成了。

……

造纸真的很难吗?其实是不难的,不过是利用各种办法将植物纤维制,造成可以书写的材料罢了。

在第一张纸被造出来之前,没有人能够懂得其中的奥秘。

在第一张纸被造出来之后,人们纷纷惊呼,哇哦,原来竟然如此的简单。

就像苦思冥想的难题,一旦被人点破,就会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

但又要有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行。

所以,扶苏造纸的功绩,再怎么夸大也不为过。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扶苏只是发明了造纸术。

他并未发明纸,因为纸就在那里。

因为大秦第一张纸是在内廷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完成的,所以扶苏所造之纸也被称为内廷纸。

造纸不过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两三小黄门足矣胜任,何须劳烦内廷这几位肱骨之臣呢?

这就是扶苏的一点小心机了。

纸是注定要流行天下的东西,如此做,恰好可为内廷众臣扬名,让天下人熟知他们的名字。

毕竟这是扶苏的亲信班底,这些人以后都是要封侯拜相的,没点声望怎么行呢?

当第一张纸被送到扶苏跟前的时候,扶苏十分的满意。

他调皮的提笔在上面写下了三个字:喔呐喋。

众人不解其义,大秦的语法解释不了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于是猜测,这可能是扶苏一时兴奋随手乱写的三个字,用以表达兴奋和快乐。

后来,随着内廷纸的风靡天下,这三个字成为了大秦的时髦的问候语。

就想电话被发明时候,无意义的“Hello”成为问候语一样。

这绝对是扶苏所没想到的。


状态提示:第35章 扶苏造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