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青春校园>乱红楼>第十二章 逆鳞反击

不习惯归不习惯,青玉还是走到黛玉身边,多看了几眼。

这才知道,黛玉的“王摩诘”是指唐诗人王维,而“五柳先生”是指写了《桃花源记》陶潜陶渊明——

陶渊明归隐后,一度贫困到衣食无着,不得不出门乞食的境地,还为此写了诗。

而王维则在一封写给友人的信里,嘲讽陶渊明“忘大守小,不知其后之累也。”认为他当初弃官归隐,纯属不识时务,落到后来的境地,也是自作自受。

言而总之,事就是这么一件事。

要青玉来评价的话,林墨玉事实上是将陶渊明《乞食》一诗以短篇式表现了出来,然后又附上了王维的评价以及王维的生平简介——着重提到了他在安禄山手下任职的经历以及对当权者的阿谀诗文。

这其实称不上是什么读书笔记,而且还在最后附了一句,问黛玉对这些事情的感想如何?

但黛玉那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没有什么多余的评价,还有最后那么一问,但之前短篇故事里对陶渊明心理活动的描绘,还有对王维生平简历的侧重描写,其实已经把墨玉的个人观点展露无遗!

他看不上王维是当然的——因为他没骨气。

但是,他也看不上陶渊明,认为他因世道乱而归隐,是“空有才学”的表现,为了保全自己所谓的气节而弃天下苍生于不顾。

青玉于是就有些无语。

——这个林墨玉,穿越到《红楼梦》的世界来,难道是想要改天换地吗?那可太危险了……

她都有种要去大骂他一顿,将他骂醒的冲动了。

但青玉还是很快反应过来,“之前姐姐说哥哥用心良苦?”

黛玉眉眼平静,甚至那双平时便似蹙非蹙的?烟眉都是舒展的,但莫名的,所有看到她的人,或者都能察觉到她的不悦。

“是啊。”黛玉殊无半点笑意的道,“兄长这些天都在告诉我,这古往今来的诗词名家,诗词做得好的,就没两个会做事的!”

青玉近乎张口结舌,她想起来,上次她见到的“读书笔记”,写的是一个名气更大的文人——苏轼苏东坡。

而且写的内容,则是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的惊恐之态。那篇“可是让她心里的大文豪形象轰然倒塌。

如果其他的读书笔记也是类似的呢?

青玉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要对《红楼梦》有点了解的应该都知道,“林黛玉”这个角色的一大特点就是“才女”,诗词写得很好。再了解一点的话,还应该知道,她喜欢写诗而且重视写诗的成绩。

——他这是想针对性的改变黛玉?

得出这样的结论,青玉真是纠结了。难道该高兴于,他比之前自己以为的更注重黛玉吗?

可话说回来……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

要她来说,她觉得贾府不是好东西,觉得贾宝玉此人根本不是良配,觉得黛玉痴心错付……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了林黛玉的妹妹,在青玉的心里,她理所当然是来改变黛玉的命运的。

而要改变她的命运,是不是也该改变她的喜好,她的性格?

这些东西,她可是原本就有自己的打算的。

如今,对林墨玉的举动推波助澜一下,或者也不是不行?

这么想着,青玉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接下来的话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虽我原本不觉得,但听姐姐这么一说,我倒觉得哥哥的想法也有道理了。我前些时候看姐姐这儿的杂记,就有贾……贾阆仙‘推敲’的典故。可见诗词一道,真是劳心费神!这儿的心神耗得多了,其他事上能耗的神不就少了么?且满心推敲诗句,保不定就多愁善感起来,想来于身体无益。”

黛玉听了,看了青玉一番,却并未答言,反而转了头去向雪雁道,“等会儿你拿了这笔记回去,替我问一声——近日里我无事时翻了几卷宋史,问兄长那儿,有没有晏元献、范文正公、王文公、文丞相的读书笔记。”

雪雁努力记了。

无奈那几个名字于她来说过于陌生,却实在是没一次记住,不由得愁眉苦脸,“姑娘说的……晏元……什么?”

一边的朱鹭倒是记全了,却直觉不妙,当下沉了声音重复道,“晏元献、范文正公、王文公,还有文丞相。”

“这些是谁啊?”青玉好奇插口。

黛玉再看她一眼,倒是莞尔一笑,反应过来,挥手道,“罢了,也不麻烦你了。”

她心中暗叹,到底是还是度量不够啊。之前那么些天都一字未回,如今说这几个名字过去,针对之意也未免太重了些。

略一思量,她就换了说法,“雪雁你还是这么问,说姑娘我看了这么些天的无用之人的故事,就想知道,他那儿可有什么他钦敬之人的故事?”

雪雁自然懂了这个,忙不迭的应了。

黛玉这才转了身对青玉道,“你倒是没认真看书。若看全了我那几本书,就没这问题了。那是有宋一朝的三位宰相,一位执政,诗文之名,不下宰相之才。”

青玉“呃”了一声,真说不出什么来了。

其实,若是黛玉直呼其名,她也就真没那问题了,这四个人的名字,至少有三个,连青玉这样不怎么注重古诗词的人也是耳熟能详的——晏殊、范仲淹、王安石,和文天祥!

无奈黛玉用了谥号称呼,最后一位没有谥号的还用了官职。对黛玉来说,这是尊敬之礼,对青玉来说……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逆鳞反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