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唐:开局抢回武媚娘>第140章 此计妙新制昭天下

李世民端坐,稍稍沉吟:"好,朕想瞧瞧,小九儿如何演练。"

"这只怕就需房相和虞公帮忙,不妨请两位至偏殿,就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题,作文一篇,如何?"

换做从前,李治哪里有资格指使这两位朝中弘文馆大学士,何况一个是帝师,一个是宰相啊。

可李治卖了一个关子,倒是让房玄龄和虞世南好奇起来。

房玄龄颔首道:"甚好。"

虞世南暗绰绰地想,今日身体有恙,可能写不出好文章,要不下次呢,等养好了精神、调整好状态,再来写一定写。

他再一想,不过呢,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都说择日不如撞日,虽然今天精神状态不好,若是作文作砸了,不是侮辱了我博学的名声了吗;

但是,若是论起作文,自己能甩房玄龄三条朱雀大街,那么写就写吧,没甚么大不了。

于是,二人都去了偏殿,早有两个小宦官伺候、准备好了纸砚章。

而在大殿之中,李治又开始作怪,他看了姚公公一眼,笑问:"姚公公读过书吗?"

姚公公吓了一大跳,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演练居然还有自己一份,这李宫霸,鬼机鬼灵的,以前,宫里鸡飞狗跳,可没少坑我,今天不会,又?

于是,他先小心翼翼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明白他的心思,便朝他点头,他明白,陛下准许了。

但他还害怕上当,能不参与,李宫霸便没有坑自己的机会,他就故作谦虚道:"这,这,咱也所懂不多。"

看把你吓得,你怕我也不要这样谨慎啊,于是李治便嫌弃地数落他,"读书也不甚懂,你也配来宫里做力士?"

姚公公本来是想借谦虚推托的,听了这话,被噎得差点没喘过气,苦着脸,龇牙又咧嘴道:"咱……。"

李世民听的哭笑不得,小九儿这话说的,太直太实存,不过呢,他却欣赏这态度,少年郎嘛就该有锐气,不能暮气沉沉。

毕竟,唐太宗不倚重宦官,所以,李世民也没觉有何大碍。

姚公公见陛下不言,遂暗绰绰哀嚎。

咱谦虚一些有神马错了,咱不是谦虚,实在是有点怕这鬼精鬼精的李宫霸,于是不得不开口解释:"其实多少懂一些。"

李治便说了,"我就知道,早说嘛,来,帮个忙。"

你就知道?

这四个字,把姚公公吓得汗都出来了,这小宫霸,竟然早就算出来咱会推托。

恐怖啊,一定是奶爸教他仙家本事了。

一旁,李世民见小李治竟然还让姚力士帮忙,好奇心便越发上涨,他兴致高昂,期待。

小半时辰后,小宦官匆匆而来禀报,"陛下,九皇子,两位大学士已写好文章。"

李治则兴冲冲去了偏殿,果然见两个大学士静静坐在案牍前等待他。

李治便上前,收了他们的卷子,撕了两片纸条,叫人取了硬白纸,贴在了这文章名字上。

紧接着,李治再叫姚公公来,姚公公所见到的,乃是两张已经糊上名字的文章了;

李治吩咐他道:"你取笔墨,将这两篇文章誊写一遍。"

"咱来抄?"姚公公狐疑的看着李治,只是抄写一遍,你挖的坑呢?

李治便肯定地点头。

早说嘛,姚公公放心了,去案牍后取纸,把两篇文章抄录一遍,李治再将这新誊写的文章,糊在文章考卷纸上。

随即到正殿,将这两张考卷送至御案上,李世民低头看,案牍上两篇考卷,考生名字被糊上了纸遮盖。

接下来李世民又去看文章内容,当即愣神,因为这两篇内容,全是一人的笔迹,显然都是姚公公一人誊录。

如此一来,除了文章内容有所不同,其余字体笔迹全部相同,便连试卷格式,也都一致。

便是连那考生的名字,也用硬白纸遮盖住了,甚至於李治在上面还特意加盖了印签,除非把这硬白纸片揭开,才能看到考生名字。

有意思,太有意思,这绝对是天才之妙想,但这是你李治所能想出来的吗?

肯定是奶爸,奇思妙想啊!

李世民震撼,拜服!

"朕明白小九儿你的意思了,如此,便可以彻底杜绝有考官舞弊,或者考生勾结考官舞弊。

妙,妙啊,朕现在也分不清,这两篇文章,到底哪篇是两位爱卿哪一人所作。"

"这还不够。"

李治笑呵呵道:"还有一个更直接有效的方法,那便是为了以防万一,朝廷阅卷时,可设置一名主考,六名副考官,大家相互给试卷打分。

而后,去除一个最高分,去除一个最低分,其余五位考官所给出的成绩,方才可计入最终成绩。"

李治顿了顿、再解释:"这是为了防止考生文风,被人看出端倪;

如果有考官和考生相知甚深,看出了文风,给他高分,这也算舞弊的一种吧,可一旦去除掉这最高分,便可最大程度降低个别考官对考生的影响。

反之呢,也是,如果有考官对某个考生反感,并熟悉考生的文风,给了他一个很低分,但却被规则剔除了,这对考生最终成绩的影响又降低了一成。"

李世民一愣……

房玄龄和虞世南也是大有所悟、细细思量。

蓦然,虞世南瞳眸发亮,脸上大喜,他终于悟通其中巧妙。

"此诚少年持重之言、老成谋国之举,九皇子大才啊!陛下,九皇子此计甚妙、极妙,哈哈,这小子不错,不错;

最重要的是,此妙策,若是实施


状态提示:第140章 此计妙新制昭天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