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范尚书行刑的太监是新入慎刑司当值,今天恰逢他轮班。
收到前面通知范尚书下朝过来受刑,小太监慌了神,打重了怕得罪范尚书,打轻了怕惹恼了元指挥使。
万般忐忑之下连忙去求助他认的干爷爷。
他的干爷爷是看守冷宫的老太监,经历过大夏三朝帝王,实实在在的宫中老人。
老太监在宫中浮浮沉沉多年,听信过来安慰干孙子,告诉他正常行刑即可。
小太监心中有了谱,终于不再那么慌张。
行刑过后,无论范尚书还是元锦沛都没有对他不满,小太监松了口气,还好有干爷爷的指点。
“干爷爷,您真是厉害,不然我要惹怒其中一位了。”小太监想自己最后大概会选择不得罪元指挥使,重重地打范尚书。
这样范尚书一定记恨他,对方漏漏手指缝的权利,他便没小命了。
“你爷爷我宫中沉浮数几十载,朝前朝后什么事不知道,什么人没见过?你要学的还有很多。”老太监掐着兰花指点了点干孙子的肩膀,说话间有些骄傲。
“哦,这么说你知道许多事儿了?”
“只要有传闻,我就知道一二,你……”
老太监回答到一半才发现说话的声音很不熟悉,见眼前干孙子骤然变色的脸,迅速跪地的姿势,让他背后沁出一层冷汗。
“见过元大人,元大人安。”
听到干孙子的称呼,老太监身子一抖同样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仔细回想着刚才说的话有没有冒犯到的地方。
“起。”
元锦沛不带感情冷漠地吐出的一个字,让跪在地上的二人心都凉了。
谁能想到元大人会去而复返?
本来要离了皇宫的元锦沛临时起意想去看看太后,走一半折了回来,他想打听打听关于宋思明的事情。
他所调查到对方的消息,都是朝政方面,当时自己对其私生活并不感兴趣。
现在调查宋思明跟随在顾青初身边的事情,需要费些时日,所以他想问问太后,谁知路过行刑之地,听到了两个太监的对话。
“你可知宋思明去往边境前的事情。”问完一句,元锦沛又补充道:“和宁良候相关的。”
老太监眼珠子提溜转,他不能耍小心思,天卫司总指挥使是糊弄不过去的。
在他面前只有一个选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元大人,奴才以前道听途说过一些,但都是口口相传消息,内容不明真假。”老太监抖着嗓子说。
元锦沛找了把椅子坐下,闭眼扭了扭有些疲惫的脖颈,缓缓道:“无妨。”
老太监几个深呼吸,平缓了下受到惊吓的内心,然后开口说起自己听到的消息。
身处后宫中的老太监有个好人缘,说是烂好人也不为过,不少人都欠他人情,消息也极为灵通。
即便他守了冷宫的大门,也没人敢轻看他,会卖几分面子。
关于宋将军和宁良候之间的关系,他还真听到过。
宁良候身边有个小宋校尉,长相俊朗骁勇善战,据说是宁良候的哥哥顾大将军,给她找的入赘到顾家的乘龙快婿。
当时小宋校尉的家里,也传出消息说同意入赘。
三十年前的宁良候花容正貌,文成武就,是人。
胜仗回京游长安街的时候,多少公子小姐给其抛花送枝。
老太监记忆犹新,当年他是景华宫瑾妃的奴才,跟随主子特意出宫来看此盛况。
枣红色汗血宝马之上宁良候一身铠甲,腰背挺直目视前方,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女子也能那样英气飒爽。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自此在大夏朝盛行。
说着说着,老太监察觉到袖子被扯了两下,发现是干孙子拽的,然后猛地反应过来自己跑题了。
偷偷瞧了眼面前的人,元锦沛仰着脖子闭眼假寐,面无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睡着了。
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指突然点了点桌面,老太监回神赶紧说到正题。
“那时宋思明将军还是小宋校尉,他…………”
无论任何人或事,有人追捧就有人唾弃。
备受大家喜爱的宁良候,也有讨厌她的人。
他们对宁良候横看竖看不顺眼,却也不敢明说什么,只会私下聚在一起暗讽顾青初。
平时这些人说着过瘾,谁知被宋思明碰上了,双方打了起来,据传闻所说,宋思明在酒楼向宁良候表白了。
然后便没了消息。
后来顾青初中了红颜醉,顾家军一时群龙无首,是宋思明扛起了大旗,主动请缨带领大部分顾家军,去了混乱动荡的边境守城。
若不是宋思明这个提议,顾家军应该四分五裂在各个军营,他们作为外来将领被上司打压是一定的。
有了宋思明和顾家军坐镇,边境越来越和平,他领着顾家军对抗境外游牧民族们,达到了战无不胜之况。
朝廷这边找了很多理由赏赐美人,想拉拢住宋思明,但宋思明一个都没有接受,开始全部安排了出去,到后来索性拒接,又给返回盛京了。
多年来宋将军洁身自好,只听说府中有个红颜知己,对外却没什么名分。
大家私下都说宋将军是在守着宁良候,这不,宁良候醒来,迅速只身来到盛京了。
“红颜知己?”
沉默听着的元锦沛慢慢睁开眼睛,终于有了反应。
“听说有一女子住在将军府,他们传旨的太监都看见了,将军府的下人管她叫华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