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打搅南宋>第九十八章 繁华海州港

海州,南蔽江淮,北控齐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初,秦始皇始修建朐县,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海州素以“淮口巨镇”、“东海名郡”着称。

绍兴二十三年(1162年),义军魏胜抗金守城,加筑海州城垣,修浚城壕,金兵到达海州城下时,曾攀上白虎山窥视城内动静。为加强守备,魏胜动员群众筑外城,把白虎山纳入城中。

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李坛对海州城池又修了一次。

李璮此番出兵又占据了海州。

赵诵交待给季宁的任务,就是与李璮进行海上走私,贯通胶西贸易的通道。

这次的任务很重要,季宁不知道能不能说动李璮,虽然主公与苏家早些年在北地也有贸易,但那只是商业上的往来,尚未与北地的势力有所往来。

与李璮的合作,算是开了一个先例。

第二天一大早,季宁就去了海州的港口,随行的军士也一同前往,季宁知道那是李璮对自己的监视。

这几十年,江北地区连年战乱,河运衰落,但海州商贸依然繁华。

楚、扬二州的货物贩至海州再由海路转至胶西。

海州、密州等州米麦踊贵,通州、泰州、苏州,秀州有渔民船户,贪其厚利,兴贩前去板桥、草桥等处货卖。

海港口岸十分热闹,岸头停靠了不少的船只,大大小小的海船有上百艘。

此时有赤膊的船工正在岸头搬货,他们将货物从骡车马车上搬运下来,然后再搬到船上。

金色的阳光照耀下,黄色的海水在随风上下晃动,浪花拍上岸头,涛声哗啦啦的,船儿在涛声中上下起伏。

当货物搬上船只后,船儿起航,驶向广阔的海洋深处。

季宁还见到了番邦的客商,他们的头上裹着一个白色的包包,衣服则是白色长衫,和汉人完全不一样。

这些应该是黑衣大食国的人。

随着目光看去,港口外,万顷碧波中有一海岛,那是郁州。

而郁州岛上屯集不少的士兵与战船,此为海防重地,南北咽喉,当陆地发生战事的时候,郁州岛上可以与陆地首尾相应,阻击敌人。

季宁又抬起头,朝着陆地方向看去,只见在锦屏山南面的岗嘴夹山口有一要塞,上有炮台。

曾经岳飞部将李宝水师就镇守于此,岗嘴便是其屯兵港。

此时的港口停满了船只,在三面环海的位置上看去,战略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这是一个商业贸易港口,也是一个军事港口。

但如今这一切就都便宜了李璮。

季宁有些失落。

季宁朝着海港外三艘大船看去。

那三艘船是客舟,每艘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每一艘最多可容六十人。

三艘客舟已经载满了从南洋运来的香料、宝石、木料以及其他物品。

还有一些是从黑衣大食国运来的。

季宁看到船上彪悍的大汉,那大汉一脸络腮胡子,然后给季宁使了一个眼色。

季宁点点头。

这是赵诵安排的三艘货物,此番就是要借这三艘货物,不通过榷场贸易,而是走私,通过地下交易,打开海州至胶西的商贸线路。

而那个人就是李璮。

季宁问那军士,“海州港口果然不错,世侯在这里建榷场了么?”

军士道:“榷场刚建,就在港口那里。”

季宁朝着军士所指的位置看到榷场的存在。

“不错。”

季宁离开海港,又去了盐场。

海州如今有板浦、惠泽、洛要三场。

那军士十分奇怪,为什么这个年轻人要走这么多地方,而且也只是看看,稍微问了问,军士对这些并不懂。

季宁对那军士道:“早就听闻这海州有板浦、惠泽、洛要三个盐场,年产四十余万担,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军士回答不上来,他只知道每日从板浦、惠泽、洛要三场远走的盐不计其数,船只也不计其数,大概知道的就这么多了,他只是个李府的裨将而已,早些年因为保护世侯李璮受了伤,上不了战场就退下来在李璮身边当值。

季宁下午回了城内的住所之后,就一直没有出去,军士安排了两个伺候的丫鬟,看季宁待在院中,安分守己的样子,就立即去了李璮府上。

......

李璮此时在城内的府邸中,自从知道儿子李彦简在临安之后,李璮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下令让五万大军驻扎在海州城外,不动一兵一卒,也不操练。

就算将来蒙哥要他出征,他也不出征。

王文统一大早就去了李璮的府上,将昨夜与季宁的谈话内容全部说给李璮听。

李璮听了之后,沉默了半天,脸色阴晴不定,心中一团迷雾,说不清道不明,许久之后道:“岳丈觉得此事有利可图?”

“确实如此,眼下与赵诵合作,是利大于弊,而且世侯还可以借助其势力壮大,这是世侯一直以来所期望的,而且世侯也清楚我们手中掌握的兵马粮草还不够。”

李璮点点头,“多年以来,我一直招兵买马,可这兵要吃粮食,这马也要喂,士兵家里还要抚恤,而且马匹还掌握在蒙古人的手中,蒙古人骑兵骁勇,马上杀敌,我们益都兵马大部分都是步兵士卒,难以抵抗骑兵,所以要建立一支骑兵,还真的很难。”

李璮接着又说:“除了带兵打仗之外,还要给那些汉世侯们一些好处,还要修


状态提示:第九十八章 繁华海州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