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四十无房>所来何处

东江市大致镇文德村,国道穿村而过。这个村子不大,不到两百户不足两千人。当然了,现在还常住村子的人,会更少,如果把那些因为读书或工作把户口外迁的人减去,村里就更少人。

但对那些不在村里住乃至户口外迁的人而言,这里毫无疑问是他们的老家,这里不仅是生养成长之地,这里还有活着的年迈双亲,这里有着祖宗的牌位,这里是先祖们的埋骨之地。

大致镇是临海,但文德村离海还有几公里,海在它的南边。国道穿村,先过一片湿地,或者说,湿地不湿,雨季可种稻,旱季可放牛。小时候,放眼都有水洼沼泽,鸟、虫、鱼、蛇、蛙……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一头大水牛走进芒草里,只见层层叠叠的芒草堪堪挤出了一条缝,然后,牛不见了。

那时候,这些情景田晓风只在旱地草坡上远观,他可没放过牛,也不清楚那些同龄的小伙伴是怎么穿进芒草丛里找到自己的牛的。田晓风从小被宠着,父母宠,姐姐宠,家里一门心思,只要他能读书,什么都不用管,虽然做不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也是除了上学就是吃饭睡觉。

这里一大片的湿地,就是他年少时的乐园,父母姐姐无法像现在的城里父母一样,时刻盯着他,他经常在这里旁观同龄人的牧牛生活,也在这里听大孩了乃至小青年们人云亦云的乱七八糟。如今,这里不再是异域了,水放干,修水渠,荒地早已成了良田,曾经仰面躺卧近夕阳的青草坡是没有了的,牛也没有,没几家人还用牛来耕田和运东西。

夕阳已渐渐隐归,最后的彩霞已远在天边,暮色四起,规整的水稻田里,稻穗显得不再那么张扬,近看它们,它们都饱满地扬起身子又垂了下去。

田晓风在这里停车驻足了将近半个小时,将入村了,但很奇怪,他一个熟人也没遇上,摩托车、农用车、电动车偶有经过,他们免不了多看几眼这个在田边发呆的男人,但没有人很他打招呼,当发觉眼神出现了对视,田晓风送上微笑,他们有人回个微笑,有人迅速闪开眼神面不改色。

稻田的芳香味在晚风里越来越浓郁,那些路过的人,他过眼不识,却好像似曾相识,有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

亲近感之外的那份陌生是肯定的,当远乡成为现实,有些疏远超乎预料,特别是对一些不善于和乡友乡情叨扰寒喧的人,更是如此。

很不幸,田晓风属于这一类人,在这村子里,真的已经没有什可亲近的朋友。近乡情怯,他的怯里有那份生疏。

父亲的电话把他从纷繁的心绪里拉了出来,因为方云早就给父亲打电话说他要回来,但家里却左等右等不见人。安抚了父亲,让二老的惦念踏实之后,他赶紧也给方云报个平安:“到家了。”

但他驱车回去的并非自己家,而是伯父家。此刻家里没人,都在伯父家呢,堂哥盖新房,今天打地基,免不了要摆几桌酒。这样的酒席是种道贺,更是乘兴热闹,不是正式的宴席操办,所以没跟他说。

但也就四五十公里的路程,自己有车也方便,跟我说我也能回的,关键还是怕耽搁我工作而且我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吧。田晓风默默地想着,多少有些不开心。

像他这种因读了大学而进城工作生活的人,以不谙乡里人情世故的代价换了相貌光鲜的虚壳,然后也在日子的叠加里被乡里的人情世故抛弃。

堂哥其实是村里较早盖两层楼房的人——确切说是盖了一层半,第二层只有一半,刚好留了一半做为天台,可以用来晒东西。那是当时最为时髦的盖法。那是什么时候?约摸应该田晓风快大学毕业,记不大清了。现在原来的房子虽然有了年份,但当时是里外全都贴了瓷砖,所以看起来依然是锃亮锃亮。现在是另外新盖,要盖两层半。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大田少华一岁半,正是给田少华当“司令”带着田少华各种耍的年纪。儿子大了,一人一边,这是当初知道堂哥要盖新房时,心里唯一能说明自己的lún_lǐ世俗缘由。毕竟,现在盖这样一栋房子,一层不下一百五十平,收拾妥当也得小一百万。

能人!田晓风不得不在心里对堂哥竖大拇指。

村里的路灯已经亮了,乳白色的灯光下,硬化村道显得挺干净——说白了就是没有猪或牛在上面随地大小便,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败枝烂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举目可见的洁净,当然了,另外的缘由是养牛的人家少了,猪也很少散养,让它在村里随意逛。甚至连鸡鸭鹅等家禽都被困在各家各户高高的围墙里,不再轻易出来影响村容卫生。

伯父家的大门口停着不少电动车、摩托车,望过去,能看到围墙里是满满的灯光。田晓风正在狐疑要不要向前开,一个半大小子跑了过来,冲着车窗嚷着:

“叔叔,你不能再往前开了,停在这个交叉口。”不是别人,正是大侄子田嘉苗。

“家苗啊,谁让你在这里等我啦。“田晓风停好车,搂了一把田嘉苗的脑袋。

田嘉苗缩了下脖子:“二爷爷让我在这里等你,你要是再往前开,只能一直往前了,好远才能有地方停。”

“你爸呢,喝大了没。”

“不知道。”

“你弟弟呢?”

“都在家。”

叔侄二人一进大门,田嘉苗就跑了。院子里灯光通明,露天摆了四五桌,喝得正酣,好不


状态提示:所来何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