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孩子,做家长的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去其他地方呢?
孙尚香离开富春县的消息虽然不小,但是其他人都以为她是要去边关,毕竟前几天汉帝刘协,大发雷霆,直接把洛阳来的太监给宰了,这下子谣言满天飞,总要汉帝刘协去边关转一圈,让别人看到他在孙家过的顺风顺水,十分不错。
不然他怎样都是没关系,孙家可要跟着他倒霉,孙尚香跟他一起出门,在百姓眼中,自然而然是以为她去了边关。
小孩子们被自己的大姐头叮嘱过,当然不会和家里的人说起,香姬的去处,想到那些可以跟香姬一起去华亭的人,他们就满满的嫉妒,怎么就不是自己和香姬一起去呢?
有的不听话的小孩子,回家还胡搅蛮缠,狠狠的闹了一顿,又不说清楚原因,可给家长难为坏了,最后也只能被逼无奈,狠狠地打了自己的孩子一顿。
到华亭自己买下来的院子,肯定是要收拾一番的,带着孙家的亲卫,将这院子收拾出来,以后程清萍去外面招募工匠,流浪者小队的孩子们可以负责售卖,然后以及运输,但是制作的话,太多的东西,他们根本就搅拌不均匀。
毕竟小孩子的体力有限,不过就算是在华亭陆家,程清萍也没消停,自己过来这一趟,当然是要把这边的孩子们收拢一下。
现在这些小乞儿,一个个瘦骨嶙峋的,但是只要自己给他们饭吃,教他们知识,早晚会成为有用之人的,就算是不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也能入伍参军成为孙家的一部分力量。
虽然现在这些力量还有些单弱,但自己能够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也不算是吃白饭,反正也给自己提供帮助,主要是程清萍将,流浪者小队的孩子们留在这里,是为了当自己的耳目。
自己总不能让孩子们,天天只在吴郡富春县那打探消息,富春县的流动人口,就那些来来回回就那一点,能带回来多少有用的消息呢?
孩子们听到的,也都是些鸡零狗碎的事情,想要把它们拼成线索,根本就没有可能性,其中对孙家有利的线索,更是寥寥无几,所以说一定要把胳膊伸长一点,小孩子是最不容易引起,其他人注意力的。
古话不就告诉独身外出的人,一定要小心,老人孩子和和尚,这三种人看起来毫无伤害,但关键的时候能能捅你一刀,这是历史总结下来的经验教训,这也侧面的告诉了人,不能轻视老人,孩子和和尚。
程清萍当然不会利用和尚,去做这些事情,再者说佛教,在东汉初年才传到中原地区,现在佛教还没有达到鼎盛时期。
可以说明朝才是佛教的鼎盛时期,毕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本就是个和尚,当然唐朝时候佛教也十分的盛行,不然也不会有鉴真东渡日本,传扬佛教,又或者说是,玄奘西行取得真经。
要是没有玄奘西行,作为启蒙,吴承恩也未必写得出《西游记》这样的典故。
其实程清萍觉得,自己可以出版一些比较有意义的故事,算是对小孩子进行一个启蒙教育,小孩子的启蒙教育,其实很重要,但是古代人会下意识的忽略放任他们自由生长。
若是耳濡目染的,都是些好事,这孩子也就算是茁壮成长,但耳濡目染的要是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孩子自然而然也就毁。
如果能进行适当的启蒙教育,这一情况总会有许多的改善,最起码说孩子们的三观,不会出现问题,就算是长大以后误入歧途,但也会走上正路的,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但古代这个环境,普遍所有的家长都没有什么素质,能送孩子上学的更是寥寥无几,自己就算是想借助寓言故事,让孩子明白些大道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至于现代简单易懂的连环画,也是需要孩子识字的,而且这些连环画,自己就算是把价格定的再低,孩子们也很有可能买不起。
程清萍在路过一个小村落的时候看到,看到了一个孩子穿着露脚趾头的鞋,身上的衣服更是补丁,摞着补丁。
自己毫不怀疑,他身上的衣服,早已经不是布料拼成的,而是补丁拼接组成的,程清萍没办法,让流浪者小队的孩子们,拿出来了两身衣服,留给他。
又留给了他一些吃的喝的东西,让他跟着自己离开这地方,却发现他家里还有病弱的母亲,以及年迈的祖母需要照顾。
至于他父亲,据说是早几年参军打仗,后来去世,孙家发了足够的抚恤金,奈何孤儿寡母没能守得住这一笔钱,这让程清萍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就让孙家的亲卫记住这个地方,也记住这个孩子,还记录下来孩子父亲的名字。
核实清楚以后,如果真的是将士的孩子,那必然不能让他们一家子,过成这个样子,其实程清萍打算单独修建一个村庄,把他那些家里没有男丁的孤儿寡母,都送到这个村庄里,这样就不存在欺凌一类的。
而这个村庄,需要派出孙家的人把守,不说让里面的人受到限制,但是绝对不能让外面的人,进去欺辱里面的人。
死去的人,是为孙家而死的,孙家总要给他们,留在世上的亲人一个交代,也要给死去的人一个交代,不求问心无愧,但求无功无过。
其实亲卫心里也不好受,他们之前也是上过战场的,若是自己去世,以后自己的妻儿老小,过的这样的日子,他们心里会痛快的,孙家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