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您的开导,我感觉心里好受多了,瑞尔医生,我下次一定会再来的……”
随着关门声的响起,菲克面带商业化的微笑送走了自己的新顾客莱斯太太——一位因为感情问题而身心空虚的中产阶级少妇。
通过自己具有商业属性的外貌,与精湛灵巧的话术,菲克暂时填补了对方空虚的内心,并且让对方心生遐想,虽然没有露骨的表示,却无处不在暗示对方下次再来。
当然,这么做的原因并不单纯是为了帮助这位不幸的女人解决心理疑难,更是为了让菲克得以继续以按时计费的方式,从她身上攫取源源不断的金钱,帮助对方消费闲置的财富,推动社会资源的流动,促进再生产。
这是件很公平的交易,在这个追求利益的时代,合法就是一切行为准则的底线,而菲克拥有足够的基础去获得这份合法的收入。
只是花上一部分的时间,去和几名失意的中产阶级妇女交流,菲克就能得到一份优渥的收入,这样的工作着实惬意无比。
在轻松的工作结束后,便是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在这个高度娱乐化的世界里,游戏产业极其发达。
各种式各样的游戏穿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玩腻了游戏,他便会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参与各种社交兴趣活动,寻找新的乐趣……
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没有什么忧愁烦恼,就像看流水打桥下流过一般……
望着繁华有序的灵顿市,菲克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感慨,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如此轻松。
唯一让菲克感到困惑的是,那个梦中世界的记忆,总是会时不时的闪过他的脑海,有时这些记忆会闪过梦境,让他在梦中惊醒。
每次梦醒时分怅然若失的感觉,仿佛什么重要的东西被遗落了一般……
偶然路过心理诊所楼下时,菲克瞥见了一家旧书店。
这样的过时传统的老旧建筑,在当代的世界里,反而成了一种新奇的玩意。
大家多数并不再通过图书的形式获取资讯,荧光屏取代了书页,占据了人们的视线,各种新颖的讯息媒介载体,正让这些纤维集合体退出时代的舞台。
带着一丝好奇,菲克走进了这家书店内。
书店并不大,但一排排错落夹杂的古朴书架,却将书店内隔阂的如同迷宫一般。
菲克一眼没有望见老板。
随手拿起一本有关精神疾病与社会理论的古朴书籍,菲克细致的看了起来。
这上面的内容,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中世纪结束时,麻疯病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在社会群落的边缘,在各个城市的入口,展现着一片片废墟旷野,这些地方已不再流行疾病,但却荒无人烟。
多少世纪以来,这些地方就属于“非人”世界。
麻疯病退隐了,但是它不仅留下这些下贱的场所,而且留下了一些习俗。
这些习俗不是要扑灭这种病,而是要拒之于某种神圣的距离之外,把它固定在反面宣传之中。在麻疯病院被闲置多年之后,有些东西无疑比麻疯病存留得更长久,而且还将延续存在。
这就是附着于麻疯病人形象上的价值观和意象,排斥麻疯病人的意义,即那种触目惊心的可怕形象的社会意义。
这种形象必须首先划入一个神圣的圈子里,然后才能加以排斥。
麻疯病消失了,麻疯病人也几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但是这些结构却保留下来,它们将用一种奇异的魔法召唤出一种新的疾病、另一种狰狞的鬼脸,等待着社会清洗和排斥的习俗卷土重来。
两三个世纪之后,往往在同样的地方,人们将会使用惊人相似的排斥方法,贫苦流民、罪犯和“精神错乱者”将接替麻疯病人的角色。
我们将会看到,他们和那些排斥他们的人期待着从这种排斥中得到什么样的拯救,这种方式将带着全新的意义在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延续下去。
实际上,这种严格区分的重大方式既是一种社会排斥,又是一种精神上的重新统一。
疯癫和病人变成了重大现象,其意义暧昧纷杂:既是威胁又是嘲弄对象,既是尘世无理性的晕狂,又是人们可怜的笑柄。
首先是故事和道德寓言。
它们无疑有着悠久的渊源,但是到中世纪末,这方面的作品大量涌现,产生了一系列的“傻故事”。
这些作品一如既往地鞭挞罪恶和错误,但是不再把这些全部归咎于傲慢、冷酷或疏于基督徒的操守,而是归咎于某种严重的愚蠢。
这种愚蠢其实没有什么明确的缘由,但却使所有的人都卷入某种密谋。
对疯癫的鞭挞变成了一种普遍的批判方式。
在闹剧中,病人、愚人或傻瓜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不再是司空见惯的站在一边的可笑配角,而是作为真理的卫士站在舞台中央,他此时的角色是对故事和讽刺作品中的疯癫角色的补充和颠倒。
当所有的人都因愚蠢而忘乎所以、茫然不知时,病人则会提醒每一个人。
在一部人人相互欺骗,到头来愚弄了自己的喜剧中,病人就是辅助的喜剧因素,是欺骗之欺骗。
他用十足愚蠢的傻瓜语言说出理性的词句,从而以滑稽的方式造成喜剧效果:他向恋人们谈论爱情,向年轻人讲生活的真理,向高傲者和说谎者讲中庸之道……】
“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