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明末英雄起南洋>第二三七章 拿铁锹上门

李丹的办法其实也不算很难,他主要是在后期处理进行一点变动,淬火工艺上进行一点改进,由原来的淬水改为淬油,淬油现在基本没人用,当然主要是太贵,大多数人能吃饱饭都不错了,怎么有多余的油脂来进行加工处理上用。

李丹倒是大方,直接命人带来两桶油,放置在淬火的池子中,分别进行后期处理。

说是打制5把铁锹,李丹在这里,马师傅一口气打制了有十多把,都是用油进行后期的淬火处理,中间还加了李丹从后世知道的一个回火工艺,在这个时代,对于铁匠铺来说都是没有的工艺,也是让马师傅听的目瞪口呆。

好在他只是认真听,也没有多问,只是将李丹的指导一步步记在心上。

因为打铁的工艺并不算稳定,无论温度的处理,还是矿石材料的选取都不算很标准。

相当于每打一口铁锹,工艺性能上都会略有差别,自然最后的好坏也有差别。

但是淬油还是比淬水好了太多,这是制作出来之后很明显就能看出的差别。

最后15把铁锹,李丹只取走了8把他认为还可以的。

但是,李丹走后,马师傅反复比对剩下的7把铁锹,跟平常他打的对比,发现这7把铁锹无论锋利程度,还是强度方面都比以前强了不知多少。

他也不禁叹道:“李将军果然深藏不露啊。没想到他连打铁都这么精通。”

……

李丹等人带着制作好的铁锹,直接来找汤若望。

汤若望正在他的厅堂内眉头不展,一副愁苦的样子。

其实,他最近很高兴的,李丹一个多月前威胁了他们一下,还是警告他们不让传教之事,不过,后来李丹终究没有下狠手,而是自己失踪了一般。

很快的,陆陆续续有人来到东胜城外驻扎,而且好像没有停歇似的,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很快到几百人,上千人,现在他估计至少有三千人以上住在城外的帐篷内。

这对他们简直是无形的财富啊——这都是可以转化为信教之众啊。

很快,他就打听出来,这些都是李丹从陕西的一个省份招徕而来,是打算将来修建大学城的时候做苦力和技工之用。

不管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该信教啊,这是他们这些传教士永恒的信仰。

现在这些人刚来,也没人管他们,正是他们趁虚而入的绝佳机会。

虽说他还是有些怕李丹,但是他认定李丹不敢真的对他们大开杀戒,更不会赶他们走,因为他这个大学城的建设还是少不了他们的。

现在虽说大学城已经设计好,材料也一船船,一车车的往这里运送,可是建设也好,将来李丹要的铁厂还有玻璃厂都是需要他们的。

李丹绝不敢轻易赶他们走,他是有把握的。

所以,他私下里还是派人到那些帐篷那里进行传教。

不过,他现在头疼的也是这些。

传教很失败,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失败,这些新来之人,跟那些他们见的读书人完全是两回事。

先是语言不通,他们这些传教士都是学过汉话的,无论是南京话,还是北京话,甚至广东话,他们都会说,人家也能听的懂,可是遇到陕北来的流民,他们听不懂这些人说什么,流民也听不懂这些传教士说什么。

里面识字的人很少,每个人都对他们十分警惕不说,而且动不动就动武,尤其说他们有罪需要恕罪的时候,那些流民一个个瞪着他们狠狠的骂他们。

一开始,那些传教士都不明白那些流民骂他们什么,后来他才知道,他们说的是:“官逼民反!我们无罪!”

他们并不知道陕西那块地上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提恕罪这些人就如此跳脚?

看来,还得想个办法。

就在这时,有人急急跑进来告诉汤若望:“李丹回来了,手里还拎着铁锹,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李丹对于自己不在,汤若望还偷偷的传教其实并不感到特别的意外。

作为后世之人,对于他们这种宗教文化熏陶下影响起来之人,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这种人跟李丹这些道德文化影响的人当然完全不一样,思考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这其中十分极端的传教士,只要能传教,他们可以将一个地方杀的尸横遍野,杀的血骨无存,他们最后只有一两个人信教,对于他们就是胜利。

虽然这里的人们失去了一切,但是他们得到了……

这个话语很多人很熟悉,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

不要奇怪,不要去辩论,因为这是他们思维下的产物,正如中土人习惯用道德要求别人一样。

他们为了传教,是可以牺牲一切的,当然是别人的一切。

李丹这次从陕西带回来的流民,也不像蒙古人信喇嘛教,也不像这里的汉人一样信奉白莲教,对于他们简直是一座可以开发信教的金山一般。

这样的金山,他们怎么能不欣喜若狂,怎么能不拼命想着传教?

李丹、陈保民、还有吴玉老夫子,三人各提一把铁锹此时已经走进院子,院子里的不少洋人看到李丹都是一哆嗦,心道:“他是要做什么?”

尤其是李丹一脸严肃,提着铁锹大步流星走在前面,更有一种大将出征的感觉,让他们一个个纷纷低下头,甚至不敢直视李丹的目光。

此时,汤若望已经来到厅房门口,目睹李丹正快步向他走来,他也不禁为之一惊,显然他是有些意外,又有些疑惑


状态提示:第二三七章 拿铁锹上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