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明末英雄起南洋>第一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动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丹找了几次还滞留在京城的宣大总督王象乾,要和他就封王之事还有后续之事详细商谈。这个老狐狸,不是说忙,就是说身体不舒服,反正能不见李丹就不见李丹,即使见了李丹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李丹看他也八十多岁了,听说崇祯都无可奈何,他也没有好办法,只好回去安心将心里的“复读社”之事慢慢给落实。

李丹前世经商的时候,对于各种商业模式了解还是很认真的,也妄想在别的行业投资去分一杯羹。可是,当时他看好的几家都已经形成了大鳄,他的资金进去也起不了大作用,不甘心被大资本吞噬的他还是放弃了这些打算。

现在却是不一样了。

不提他有多少金银,光是他自己这次车队带的金银,就足以能让今年落榜的举人全部送到塞北,并包下他们的全部费用。

钱不是问题,李丹还是要考虑充分将钱利用好,然后多找些落榜的举人。

复读社究竟如何招生,该给多少钱财来吸引他们来复读,该做怎么样的广告,李丹一一做着计划书。

当然,还有哪里去找好的老师。

为了让他们能够彻底的实现脱产化学习,一个学校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只能在李丹的地盘建。

地方李丹已经想好了,就在陈保民现在驻守的东胜,李丹决定不光建一个学校,他打算要以此为契机,将整个东胜直接建成大学城。

复读社只是这个大学城中的一部分,更多的要他手下的那些年轻人去那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新的思想……

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影响复读社之人。

与李丹在鸿胪寺天天写写画画做着计划不同,叶宣这些天也忙碌的天天出去试着找一些落榜的举人。

落榜举人不难找,他们也不是都住在客栈之内,很多会馆都会免费安排他们入住。

晋商在京城可是不少,修建的山西会馆可以说遍布京城。

再加上他们之间经常在会馆内探讨文章,还有吟诗作对,甚至探讨国家大势,要通过会馆就是最好的手段。

叶宣没想到京城内晋商竟然这么多,会馆会住这么多落榜的举人,一连五六天时间,叶宣都奔波在各个山西会馆之间。

晋商之间谈不上有什么紧密的组织,可是几个大商家很多人的都是知道的,彼此都会给点面子。

李家虽在塞外,不过也是晋商的一员,本来大家都会给点面子。

现在李丹更是直接掌控塞北之地,有多少晋商想找李丹这条门路而不可得。

叶宣的上门,让他们一个个高兴的合不拢嘴,不光帮着联系山西落榜的举人,甚至其他地方落榜的举人,甚至周边会馆的他们也都联系的上。

复读社一夜之间就在京城里兴起,自然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而每当有人问这个复读社做什么的时候,叶宣都会告诉他们:“中进士,那家强,复读社里帮你忙。”

然后接着找人。

有人问叶宣,这个复读社是做什么的?

叶宣只是跟落榜的举人说,这里免费学习,吃穿住用都有复读社来帮你。

至于其他人,叶宣也不多说什么。

他也没打算多解释什么,至于别人信不信也不是很要紧,毕竟李丹说了,第一批只要有一批人就足够了。

做好了第一批,第二批才是真正大开门路。

现在真正要将复读社第一批人先找好就是最大的成功。

不过,随着李丹的钱洒下去,不到十天时间,就有三十多个举人凑齐了。

看似不多,其实这可都是读书人啊,而且是中举之人,已经算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了。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自从当年东林党之名号在万历年间大明朝廷内被打响之后,各种读书人结社之事,也是此起彼伏,这些人都希望靠着自己的影响力能够影响地方或者朝廷的朝局,有时甚至能够一篇文章能够名动天下,动静着实不小。

李丹的复读社自然没办法跟能够呼风唤雨的东林党的相提并论,但是这一次复读社的动静却也不小,几乎整个京城的读书人都知道了。

本来李丹进宫不跪拜崇祯已经惹的那些读书人一肚子怒火了,现在李丹又明目张胆的插手读书人的事,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有些激进者甚至直接来到鸿胪寺声言要将李丹等人驱逐出鸿胪寺,鸿胪寺自然毫不客气的将他们赶走了。

鸿胪寺是什么,这是大明教化官员礼仪的机构,同时也是大明招待外藩的国家机构。

外藩之人,岂是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赶就赶的?简直荒唐!

这可是大明的脸面!

鸿胪寺对李丹等人该怎么客气还怎么客气,该怎么殷勤还是和以前一样,李丹却闻到了一丝异常的味道,看样子下面暗流涌动,这件事看来不是那么简单。

……

香山东安禅寺(后来的香山寺)大殿外,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正站在中间激昂慷慨的讲述着,一周的大树下站的满满的读书人,将他们围的水泄不通,却听的如痴如醉。

现在正在讲话的是一口南方口音的张溥,他本来也是南方人,此次进京正是为了应社在北方的发展而来。

张溥现在才二十六岁,可他的大名已经响彻大江南北。

就在前年,他参加了苏州的抗税暴动,一篇文章《五人墓碑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