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没有打伞,而是穿着一身黑色的胶皮雨衣。
隔着两百米的距离,汉子也看见了她们三个,老远便叫道,“是苏丹弟媳吗?”
听到苏丹弟媳四个字,苏晴明注意到姑姑立刻松了口气。
看来来人就是姑父的堂哥,李邦业。
走近后,苏晴明看清楚对方的样子,一副普通农村汉子形象,皮肤黝黑粗糙,胳膊大腿结实,脸上还有着多年风吹日晒辛苦劳动的痕迹。
没有过多闲谈,李邦业便领着三人沿着羊肠小道来到李家村。
李家村很穷,这里的人很多都住的还是土房,一路上只看见寥寥数家是水泥石砖搭盖的房子。
姑父死去的父亲名叫李和远。
跟随李邦业来到李和远的家。
苏晴明打量了一眼。
除了两间土屋和院子便没了。
最外面的土屋甚至墙壁上到处都是裂痕,看上去岌岌可危。
苏晴明跟着李邦业走进前屋,他借机打量起这里。
除了大门正对的方向放着一张木柜,柜子上放着香炉,再没有其他家具。
此时家中除了他们,还有几位不相识的男女,可大家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所有人都只能站着。
来到李和远家后,李邦业便和苏丹商量李和远的后事问题,苏晴明无人管,则走到了后院。
刚来到后院,苏晴明的注意力便被后院中央长着的一棵槐树所吸引。
这颗槐树长得非常粗壮,树皮是黑褐色,上面留下一道道裂痕,给人年代久远的感觉,可偏偏树上长满了绿叶,葱葱郁郁的绿叶间还长着许多花骨朵。
眼前这颗槐树给苏晴明突兀的感觉,枝干及以下都显得垂垂老矣,生机不再,可树干以上却生机勃勃。
苏晴明观察了会槐树,忽然身后有人靠近。
回头望去,看见是表妹李倩倩。
李倩倩走近后问道,“哥哥,你在看什么?”
苏晴明将视线从槐树上收回,随意道,“没什么。”
李倩倩不疑有他,少女突然小声问他,“哥哥,我们出去看看吧,这里气氛好压抑。”
苏晴明知道李倩倩并没有乱说,因为从他进屋开始便也感觉到气氛压抑。
不过也很正常,毕竟家里死人了。
顶着李倩倩期盼的目光,苏晴明没有拒绝,点头同意了。
于是李倩倩立刻满脸兴奋的拉着他离开土屋。
看着李倩倩兴奋的样子,苏晴明也稍微放心,他原本还担心李倩倩会因为爷爷的死而非常难过。
不过仔细一想也很正常,李倩倩对爷爷根本没有任何印象和概念,也没有任何感情存在,所以不会像一般人那样难过。
天空中还下着小雨,苏晴明没有撑自己的油纸伞,而是撑着姑姑从家带来的一柄黑色折叠伞。
兄妹二人便躲在伞下在李家村中到处闲逛。
没多时,雨更大了,天也快黑了。苏晴明只好和李倩倩回到土屋。
回来后,苏晴明还在门口抖着折叠伞上的雨水,回到屋内,便发现屋里又多了好几个陌生人。
苏晴明谁也不认识,便和李倩倩老老实实的在一旁待着。
不知道这些人在商量什么,只知道天很快黑了下去。
这时,李邦业说,“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去我家吃饭吧。”
没有人反对,于是一行人来到李邦业的家。
李邦业的家不是土屋,而是水泥石砖的屋子,屋子面积大且新,看起来似乎是最近才建成的。
此时,李邦业家中前屋大厅的方桌上已经摆满了热腾腾的菜,鸡鸭鱼肉搭配红绿的蔬菜以及腌制的咸货,十分丰盛。
来到李邦业家的人中,除了苏晴明三人外,还有四男两女。
后来经过介绍知道,四个男的,其中一个是李邦国堂弟,也就是李邦业的亲弟弟李邦设,另一个是姑父李邦国同父异母的弟弟李邦正,剩下两个男的是前来帮来的邻居。
剩下的两个女的,一个年纪稍大,是李和远的妹妹李春兰,另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是李邦设的老婆。
这时,从前屋后门,一个中年女人端着菜走出来,是李邦国的老婆何莉。
菜上齐后,李邦国热情的道,“大家吃吧。”
饭间,苏晴明听他们聊起了李和远下葬的事情。
从他们口中知道,李邦国从临村买了一口棺材,现在李和远就躺在后屋的棺材里。
李邦国建议尽快入土,否则最近下雨,屋子里阴潮,尸体很容易腐烂。
这些事情本应该李邦国和李邦正来商量决定,但因为李邦正没什么主见,而李邦国暂时又不在这里,李邦业只好和苏丹商量。
苏丹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从来不缺乏主见,稍作考虑便同意了李邦业的建议。
不管怎么说,让老人尽快入土为安才是子女应该做的。
至于丧宴,李和远活着的时候就没什么亲戚朋友,李邦业建议摆个两三桌。
之后李邦业便说起钱的事情。
买棺材立墓碑加上丧宴加一块需要大约3000块钱。
这钱李邦业原本是打算让李邦国和李邦正一起出,但苏丹知道一共就3000块钱后,直接从包里拿出3000块钱交到李邦业手里。
一旁的李邦正则隐隐松了口气。
晚饭刚一结束,李邦正便说,“邦业哥,我媳妇还在家等我,我得回去了。”
李邦业闻言,关心道,“翠莲的身体还好吗?”
李邦正点头,“嗯,都还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