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风坊在洛阳一百零九坊中,绝对算是“高尚社区”,隋唐两朝的皇家寺院安国寺,就坐落在这里。
坊里眼下住着一位嗣王一位郡王和两位公主,其它文臣武将十多户。
虽然也有不少平头百姓,但毕竟是守着皇家寺庙的善良地界,每户人家都特意筛选过。
皆为有田有产,且家世清白。
行走于街上,尽管秋风扫过偶有落叶,但处处整洁毫无破败。
街上的行人,也个个透着不疾不徐的宁逸和一股彬彬有礼的气质。
长公主送给武卓的是处三进的宅子,距离安国寺只有一个街口,早先是梁王专为夫人就近礼佛而建的。
虽然占地只有三亩地,但精雕细栋处处透着雅致。
后来梁王正妃病逝,便闲置下来。梁王死后几个儿子分家,正赶上幼年的李颖总闹病,长公主便找人说和将宅子买了下来。
初时几年还来住过两次,但随着李颖长大,体质逐渐变好。
这处宅子便彻底空置了。
武卓原以为房屋过户是件很麻烦的事,不成想孙冒连衙门都没去,直接喊来了宣风坊的坊正。
跟坊正交代了几句,将房契、武卓的官凭和两锭银子交给对方,就带着武卓进院看房了。
传统的砖木瓦制宅子一旦长期无人照料,院里杂草丛生就不用说了。屋内漏雨结网返潮逃不掉,鼠虫蚁盗的也不可避免。
尽管长公主买到手后翻新过一次,还重新置办了不少家具。但七八年空置下来,各处都已经没法看了。
孙冒带着武卓里里外外走了一趟,长公主府里带来的三十多丫鬟小厮便开始忙活了起来。
打水的打水擦拭的擦拭,让沉寂了多年的宅子再次热闹起来。
武卓溜达了一圈儿,看着主卧里被耗子盗残了腿的雕花大床,还有因水气而开裂的茶几台面心疼的厉害。
这些东西在时下价值不菲,要是放到现代,随便拿出一件在苏富比佳士得什么的,不都得拍出个天价啊。
简直是暴殄天物!
相比于武卓的小家子气,孙冒却豪气的很。表示出门前长公主有交代,一应就家具全不要,里里外外都打造新的。
武卓一听赶忙拒绝。
长公主送了这么大一处宅子已经够情面了,再让人家陪上全套家具,简直是蹬鼻子上脸。
而且,这处三进的宅子加一起有四十多间房。
家具虽然多半被虫蛀或是开裂变型,但好的也不是没有。随便捡把几件凑一凑,就足够用的了。
于是武卓推辞,孙冒坚持,武卓接着推辞……
俩人争将了一阵,武卓找到了理由,表示自己打算尽快搬进来,根本没那时间等新家具做好。
孙冒也知道武卓身上担着皇差,住在长公主府不方便,别处又不安全,长公主才送了这套城里的宅子。
要打新家具的话,赶工赶料一切从简也得等上半个多月,时间确实有点儿久。
琢磨了一下,忽然问武卓信不信风水气命。
在武卓表示自己就是个假道士,一本道家典籍都没读过后,孙冒拉着他就走。
武卓被拽上马车问了一嘴才知道,原来孙冒要带他去户部的一处库房。
那处库房里存着大批的家具摆件,而东西的来源,基本全是从犯官府里查抄出来的。
好多人嫌弃犯官家里的东西不吉利,所以孙冒才问武卓信不信风水气命。
这些家具被抄回来后,一部分卖掉冲入国库,一部分被户部节流下来。
名义上是酌情拨付给外地入京的官员,实际上怎么回事大家心照不宣。
除了名面上摆着的那些,库房深处封着的都是好物件。
孙冒顶着长公主府的名头虽然面子够大,但还没大到能直接去库房里拉东西的地步。
驾车带着武卓,先到了户部下面的一个类似于现代后勤管理处的办事衙门。
衙门门脸儿不大,门口也没个兵丁把守,寻常人一走一过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孙冒在门前停好马车,带着武卓直接进到院内。
有小吏迎出来询问,直接亮出长公主府的牌子,大模大样的要见仓部度支主事张大人。
“张大人一早去正堂送本子了,估计过会儿就能回来。要不,您二位稍等一会儿?”
小吏不敢怠慢,一边解释,一边把孙冒和武卓往里面引。
刚进到堂间,就听到一个尖细的嗓音:“跟你们主事讲明白,别的还可以稍微往后压一压,这水泥和钢筋切不要拖延,一定要足时足量的供上。
我这面入冬前就得出大框,一天也不敢耽搁。”
“您放心,大人回来后我一定原话转述……”
说话的两个人从里面走出来,其中一个陪着小心的是个六品官,另一个是武卓的熟人。
说是熟人,也只是昨天刚认识罢了。那位内库的管事太监孙少监。
武卓认出人,准备在孙少监的视线看过来时,再抱拳问好。
不成想孙冒想先开腔儿了:“小的见过孙少监。”
老太监听到声音转过脸一看,顿时就笑了:“呦,你俩怎么跑这儿来啦?”
老太监五十好几,是皇帝手下的内侍太监。孙冒则是长公主府里的家生子。
两个人同姓,主子又是亲兄妹,彼此不但认识,老太监和孙冒当外院管事的老爹还有些交情。。
孙冒乐呵的回话:“我俩来办点儿事儿。”
“什么事儿啊?”老太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