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究底,当时从上至下的征信体系完全没有建立起来,我们还处在一个前现代社会层面,再加上当时社会上坑蒙拐骗之风尤甚,大家防范之心比比皆是,都担心钱物离了手,就没有任何的保障了,所以大家自然是心存疑虑,不肯尝试了,而且,即使你尝试了,也定难逃失败的命运。
但是正因为中国在此领域还是一片荒芜,所以就有吃螃蟹者杀将而至,几年后e-bay率先进入了中国市场,虽然做了种种的努力和尝试,不过可能是水土不服,也可能是用了之前在美国的固有模式来套中国的市场了,总之还是一时无法扭转我们固有的观念,短短几年之后,就铩羽而归了。
本以为这种模式根本不适合中国这块土壤,但是万万没想到,e-bay的失败不是电商的结束,却是电商的开始。它的失败让更多的人从这位先行者的身上看到了广阔无限的商机,本国的事还是要本国人来做,在杭州有一批人开始了创业,他们结合本土的国情,人情,地情,慢慢地辅以全国性物流网络的构建完善,再加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横空出世,淘宝一炮走红,随后京东,苏宁等等更是一个个粉墨登场。一时间,各类电商,如火如荼,百舸争流,好不热闹。
时至今日,网购早就已经成了咱们中国人最最不可或缺的,最最常见的一种消费模式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只要你下了单,就保证可以把货送到你的手上,多么的方便,便捷,利国利民啊。
当然现在说起来,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是谁又能想到在90年代,这是一件令人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由此可见,任何事物由小到大的发展都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你当时再有眼光,再有超前的预见性,可是时机不成熟,亦是白搭,就像雷军说的,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
对于老板,我听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不过一直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直到一个多月后我得以见到真神,一直到我在林道公司的职场生涯结束之前的那个上午,我们之间的沟通没有超过五句话。
而夏伟杰则全然不同,他是我入职后见到的第一位公司领导,他每三个月才休一次假,除此之外,他几乎每天24小时都在办公室,无论何时,我们只要来公司,都会见到他,自然是对他的了解很多,很多。
不过关于他,皮特给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伟杰是一个“四不经理”,何谓四不?即业务不通,产品不精,大门不迈,二门不出。
虽然林道公司,下属加拿大总公司,美国分公司,台湾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可是公司的重点还是放在了美国公司。其他的几个分公司都是来配合美国公司的,像法兰克一年到头就是四地巡视,当时时间安排不会平均,因为侧重点不,而戴维则大陆,台湾两地跑,美国公司的老总mel则是定期来深圳。
如此一来,这三巨头都不能常驻深圳,那这深圳公司的二把手伟杰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了,可以说,公司里的任何一个人,他做的任何一件事,大到出差,请假,小到生病感冒,吵嘴闹别扭,都逃不过伟杰的眼睛。
说他四不也好,五不好好,但是能让拥有20多号人马的林道公司运营的四平八稳,秩序井然,绝对算是功不可没吧。可是皮特却不以为然的说,小伙,你只看到了表面,他会什么管理,撑天了,也就是个一知半解而已,说他稀里糊涂都毫不为过。
不会吧?我自然不敢反驳,可是疑惑总是有的吧。
呵呵,会的。你知道吗,其实他来的时候,戴维早就已经把公司的框架和运行体系建立起来了,伟杰也就是捡了现成的而已,他来公司两年了,根本就没有发布过任何成章程的规定,更别提建立什么独到的管理体系了,他的管理方式就是大事不管,小事乱管,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而已。
奥,那应该是肚子里没有料吧?我附和道。
没错,其实说白了,伟杰的管理方式就是平时放任自流,尽量保持公司一片祥和,尽量不作为。什么时候等事到了跟前,无可躲藏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去硬着头皮处理,形象一点说吧,他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补锅匠”或者“后勤大队长”。
奥,奥。虽然我口头上是同意皮特的,可是总觉得皮特的话掺杂了太多的感**彩,对伟杰来说有些不公平,你想想,平时深圳公司无论出什么事,大家肯定都会第一时间去找他,请他来帮忙解决。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伟杰虽然主政深圳公司,可是他权力有限啊,那他解决困难的能力瑕疵就被无限放大了。
譬如这些跟单人员,按理讲应该是伟杰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啊,可是事实情况是,我们也很少和伟杰沟通,这个从每天晨会上就可以看出来,那些老跟单除非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伟杰予以配合,否则连表述一下自己工作的动力都没有。而伟杰呢,又经常想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你只要和他搭上话,他就滔滔不绝,这样子让这些老跟单们很是“害怕”和他扯上关系,都是讲上两句就转移话题了,不给他留下切入口。
还有那些绘图的,雕塑的,他们对伟杰更是不大感冒。因为他们是技术人员,人家可是靠本事吃饭的。从隶属关系上来讲,他们都是直属戴维领导的,有了事当然找老大了。另外从专业方面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