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霸自从追击李际遇后,就一直没了消息。典典和王艳琳不免有些担心。张小帆却根本毫不在意,心想:他最多也就死回城了,还能有什么大事?
按照张小帆的想法,一行人早早的继续赶路,早日回到潼关才是正事。不过马喜儿的三哥马寿是和熊元霸同路而来的,他执意要等熊元霸的消息。
于是众人在参与了不寂和尚的茶毗仪式后,又在少林寺中等了几天。
在这几天之中,不断有少林寺的僧人带回消息,说御寨山已经烧成了一片白地,李际遇的部下早已作鸟兽山,各奔东西。
典典依旧有些不放心熊元霸,张小帆没好气道:“熊元霸又抗打又耐揍,连我都奈何不了他。你还担心什么。恐怕这会他已经自己回潼关了。”
“我跟你保证,你回潼关之后,肯定能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猩猩。”
众人也觉得张小帆说得在理,知道再等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才辞别了少林寺的僧众,收拾行装继续赶路。
...
如今的河南被各方势力瓜分成了三块,最左边是大顺军所辖,以潼关为中心,辐射周边的灵宝、陕县等地。
中间的是清军的残部,由阿济格和多铎的败军组成,攻占了洛阳后,秣马厉兵,以图再进。
右边的是明军,结构比较复杂,原本是李际遇、许定国和高杰的部队各占据了一部分。
然而自从张小帆等人漂流过来之后,堪称明军终结者。这一路上三位总兵先后因为各种原因死的死,亡的亡。如今这些地方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一行人要回潼关,就要先穿过清军的占领区“洛阳”。
一路上马喜儿还打趣道:“我们这一路上,可是把明军祸害得够呛。如果能顺势把这洛阳的阿济格和多铎也给祸害了,那可立了大功啦。”
可马喜儿终究还是太乐观了些,等众人赶到了洛阳的城门前时才发现,这洛阳城的进出居然盘查得异常的严格。
门口守城的士卒有些是剃了头的,有些是没剃头的。穿的甲胄也是什么样的都有。但城头上打的却是大清的旗号。
进城的人群分为两拨,一拨是清军给发了腰牌的人,可以无需盘查,直接入城。
另一拨却要接受严格的盘查,连装柴草的大车,都要用扎枪扎上几下,方可入内。
一般像这样的场合,都是马喜儿上前应付。他自有一套说辞,可以蒙混过关。
不过张小帆平生最讨厌的就是排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马喜儿知道这位张公子脾气不好,动不动的就要拿剑斩人,于是干脆走到了队伍的最前端,伸手掏了两粒金瓜子,塞到了守城士卒的手里。
前几天典典的金鸡终于产了金蛋,这一下可解决了几人的燃眉之急。否则每次花钱都去找王艳琳去要,也确实低眉顺眼的很不自在。
这金蛋比普通的鸡蛋小上一圈,却是个实打实的金疙瘩。马喜儿找金匠融成了一把金瓜子,便于携带花销。
那守城士卒拿了金瓜子,顿时眉开眼笑。这一天看门下来,虽然偶尔也能得到些外捞。不过多是些铜子。能看到散碎银两已是罕见。这金瓜子更是前所未见。
所以拿了马喜儿的好处后,那守城士卒顿时眉开眼笑。笑着道:“几个公子稍候,小的这就给您发放腰牌。这样以后进城出城的,也有个方便。”
说着,这守城士卒找来旁边的代,依照着每个人的相貌,临时给每个人写制了腰牌。
这腰牌是木头所制,三寸见方,背面是统一写好的:“此牌不予外借,借者与借与者罪同”字样。正面则写了人名地址,体貌特征等。
等几个人的腰牌都写好后,守城士卒便分发给了众人。
典典接过腰牌看了一眼,只见自己那块腰牌上面写的是:“体态矮小,如豆如苗。”
再看旁边别人的腰牌,张小帆的腰牌上写的是“谦谦公子,温润如玉”,而王艳琳的腰牌上写的是“细眉蜂腰,身姿盈人”
张小帆见典典探头缩脑的看腰牌上的字样,怕典典认字不多,不能理解上面的字样,于是详加解释道:“这个‘盈’呢,可作丰盈来讲。而‘苗’字呢,可看成幼芽的意思......”
这几天典典放心不下熊元霸,没事就在张小帆的耳边念叨熊元霸的事。张小帆每天听着这宿敌的名字,可谓烦不胜烦。
张小帆倨傲,脾气坏,外加小心眼。可是偏偏对典典一点办法都没有。典典最喜欢碎碎念,即便沉默寡言的三德子。也能自己在那里聊上半天。
她不好意思找马喜儿倾诉,又不愿意跟狐狸精王艳琳多讲话,所以身边只剩下一个张小帆作为倾诉对象。
时间长了,她也知道张小帆面冷心热,所以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任凭张小帆沉着脸,翻着白眼。典典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絮叨,便还是怎么样的絮叨。
此时张小帆可算逮到了机会报复,于是详细的给典典解释腰牌上的字迹。果然典典瞪大双眼,腮帮鼓成一团,像是一个气涨了的河豚,模样十分的可爱。
马喜儿怕两人再吵起来,急忙和看门士卒打过招呼,张罗着几人进城。
可当众人刚走过门洞的时候,就在门洞的背阴地方,突然有人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几个守城的士卒听到拍桌子的声音,急忙拦住了要进城的这几个人。
这时从城门洞的阴影里,却走出了一个人。这人身材高大,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