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阑外出办事,中途突然接到公司那边打来的电话,说是贵客来访,只好放下手头的事情,又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一进公司大门,秘书就急忙迎了上来。
“林先生在哪里?”
“在您的办公室。”
蔡阑点点头,一边上楼一边问:“林先生有说找我什么事吗?”
跟在身后的秘书摇摇头,“林先生来了就说要见您,其他倒是没说什么。”
蔡阑走进办公室,看到林宥伦正负手站在办公桌一侧的书柜前,饶有兴致地参观着里面的藏书。
听到脚步声,林宥伦转过头,见到蔡阑后微微一笑,“没想到蔡先生对美食也这么有研究。”
“胡乱收藏一些,让林先生见笑了。”蔡阑很谦虚地回答道。
林宥伦转过身,和蔡阑一起来到休息区的沙发上坐下,然后将身子往沙发靠背上一倒,翘起二郎腿,脸上的表情显得很轻松,“连查老都说蔡先生是真正潇洒之人,吃喝玩乐才是人生真谛,像我这样为名利奔波的人反而是落了下乘。”
“林先生千万不要这么说,我当初下功夫研究美食,不过是因为一次老父来港,饮茶时找不到座位,又被侍者羞辱,故而发奋想要和饮食界搭上关系,然后开始写食评。所以说到底,我也只不过是尘世中追名逐利的一介俗人而已。”
因为一起拍了《宿醉》的缘故,蔡阑和林宥伦关系已经算是很熟了,但蔡阑并不会像黄霑那样随便在林宥伦面前谈笑无忌,黄霑主要是在音乐界发展,林宥伦的身份不会给他带来太多的顾忌,而蔡阑一直在电影圈里讨生活。和林宥伦说话也总是保持着客气的姿态。
林宥伦和蔡阑随便又聊了两句,然后抬手看了看表。
“中午蔡先生没什么安排?没有的话一起吃午饭吧。”
“悉听尊便。”蔡阑实在有些搞不懂林宥伦今天来找自己的目的,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不,不,今天这顿饭蔡先生做主,去哪里吃你决定。”林宥伦摆摆手,“蔡先生写过这么多的食评,应该是有好地方推荐吧?”
蔡阑心头越发的疑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北角新开一家食肆,店面不是很大,但主打的淮扬菜口味上佳,而且那家店的老板是我的熟人,我们过去还可以吃到不接待外客的私房菜。”
林宥伦点点头。答应就去蔡阑说的这家菜馆。
——
北角位于香港东区中部,也是香港岛最北的地区。在50年代的时候,这里曾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因为都是住宅区,所以附近餐厅食肆也很多。
蔡阑所说的这家菜馆居于春秧街中段,上下一共两层,下层是柜台。应市酒饭的大厅,上层是雅座包间。黑漆大门上,斗大的“雅味斋”三字的牌匾,高高悬挂。
菜馆牌匾上这字。林宥伦看上去有几分眼熟,蔡阑看到林宥伦目光提留在那上面,在旁笑说:“林先生对书法也有研究?”
“蔡先生可知这牌匾上的字是何人所书?”林宥伦反问道。
“还是让主人家给林先生介绍吧!”蔡阑说着便朝正从柜台里迎出来那人招招手,“传椆。我今天给你带了一位贵客过来,快来打个招呼。”
蔡阑喊来那位店主是个体态浑圆的光头胖子。脸上带着和煦的笑。
林宥伦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金镛的儿子查传椆,那张脸简直就是和金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两人握手时,林宥伦颇为意外地说道:“查先生,你什么时候开了这么一间饭馆,我怎么从没有听查老提起过?”
查传椆并不从文,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学的是会计,回香港后一直在《明报》集团下属的出版公司工作。林宥伦从金镛手上买下《明报》之后,查传椆很快便辞去了在出版公司的职务,而金镛也很少在林宥伦面前提及这个儿子。
“我从小就不有独钟,说起来还要感谢林先生,要不是你从家父手上接过《明报》接过这份事业,我也不可能这么轻松脱身出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菜馆的牌匾,就是家父手书的。”查传椆笑着解释说。
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查传椆接着便请林宥伦、蔡阑上了二楼的雅间,亲自奉茶陪坐。
“两位都是大忙人,今天怎么这么有空?”
“林先生说是要我推荐美食,然后我就想到了你这里。”蔡阑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说。
查传椆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神彩,“林先生也对美食感兴趣?”
林宥伦点点头,“是啊,我想拍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本来是想请蔡先生帮忙的,不过查先生在正好,也可以帮我参详一下。”
林宥伦说明来意,蔡阑和查传椆均是一愣。
“林先生这次倒是找对人了,写文章我不行,但论起吃这方面,我还是可以稍微提一些建议的。”查传椆颇为自得的说道。
蔡阑却没有急着应声,他不像查传椆那般心态随意,心思更重一些,知道林宥伦不会无缘无故就去拍一部美食纪录片,这么做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川菜、粤菜、印度菜、法国菜这些我都有研究,不知道林先生想拍哪一方面?”查传椆对这事很热心,主动帮着出主意。
“只要是中国传统的美食都可以,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菜系。”林宥伦很简单的回答道。
“这个好办,香港这边各种菜系都有,纪录片的素材应该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