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盗墓囧途>51发掘现场

第五十一章 发掘现场

所谓的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接秦岭,渭河自东向西贯穿。这一条形平原,古代是秦国发源地。因此渭河平原又有“八百里秦川”之称。其纵横辽阔之势,气象雄伟。历经数朝风雨,秦川有许多著名帝王陵墓,尤其先秦、两汉、隋唐帝陵无数。更不提达官显贵、将相王侯的陵墓,在秦川更是多不胜数。

坐落在平原腹地的西安是二十一朝古都,也是关北海他们的首站。初出咸阳机场,他们并没有来得及领略这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而是匆匆坐上了直达宝鸡市的公交车。

在宝鸡等了两个小时,周清尧随便逛了逛,素有青铜之乡之称的城市内到处都有仿制青铜的纪念品。直到专车来接他们去岐山县,关北海才从肉夹馍摊子里把周清尧捞出来。

岐山县在宝鸡市东北,一马平川,高速路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那辆金杯面包车是省博物馆专门拨出来接送的,送完他们又返回宝鸡接下一拨人了。

岐山县政府门口,眼镜男热情地跟关北海寒暄完后道:“关教授,下榻的宾馆已经准备好,你看是现在休息一下还是把包放在宾馆,直接去马家坡?”

关北海皱眉道:“马家坡离县城还有十几公里吧。我不住这里,宾馆麻烦你们退了吧。”

眼镜男有些尴尬:“教授,您要住工地那边么?那里的条件很差,先前来的队员都安置在县城宾馆了。”

关北海笃定道:“我先去马家坡看看。你们不要动我的行李,我自己拿。”

去路上周清尧跟关北海说道:“你不会真想住工地吧?”

关北海避而不答,却冷冷道:“我大概明白,拖一个月是怎么回事了。”

步行山路到达马家坡施工现场,土黄色的丘陵约有二十米高,眼镜男说得没错,这里的确很荒凉,没有公路,周围都是高粱地,已经过了收割的季节,地里就是光秃秃的杆子。

丘陵南边遥屏高山,北靠起伏山脉,要说建陵的确合适,可能因为地处偏僻,周围几乎没有人烟,只有北面山岗上有几顶青纱帐,看上去像是为了收庄稼才搭的。诺大的黄土地上,连处遮挡都没有。更别说宿处了。

封土堆前面搭了一个十几米长的凉棚。算是唯一痕迹明显的人工建筑了。凉棚周围用塑料布加固过几层,但是深秋的穿堂风还是从门帘处挤进去,频频把塑料布掀得翻飞。

关北海掀帘进入的时候,看见的是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来回度步。搓着冻红的手。里面有三张长板木桌,地上放着各式工具,洛阳铲、铁锥、方形的竹笥,都是考古基本的工具。而中间最长的桌旁围着一圈人,在争论什么。

除了封锁陵墓的武警,现在工地上总共有两拨人,一拨是之前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从盗墓贼被抓后,就派人来试掘。但是从内部被封着的盗洞一直进不去。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就是想掘开陵墓,从正门进入。

而后来的一拨人,其他地调过来的考古人员,并不认同。他们对博物馆支支吾吾不肯说清盗洞里的变故感到费解,对他们谨小慎微的表现又感到不耐烦。这两天陆续赶到的人中,已经有好几人按捺不住想下盗洞查看,却被守在洞口的武警拦回来。说是负责人没有到就不能随便放他们进去。为此考古工作人员十分郁闷。

眼下,关北海这个挂名队长终于来了,他是何等精明的人,了解情况后马上决定,务必要尽快下盗洞查看。白老召集的人眼下到场的已有三位,他又邀请之前下盗洞查看的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同行。两拨人观念不同,这几天一直在吵,在一起总免不了一些摩擦,省博物馆的代表看关北海是年轻的书生样,并不是特别放在眼里。考古队的代表也有些担心他能否担任这等要职,忧心他压不住。

所以表面虽然平静,一路上暗流汹涌澎湃。关北海却镇定自若,带好工具,浑似不觉,还虚心请教博物馆里有经验工作人员的意见。

周清尧是以见习身份跟在关北海身边的,人事材料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的资历也不够。在别人眼里,都觉得估计是关教授带来替自己跑腿的学生小跟班,也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周清尧不显山露水,跟在队伍后面,遥望着陵墓旁边丘陵上的那顶青纱帐,眼中涌现怀念的神色。那正是他和老四在挖盗洞期间,为了掩人耳目,搭的棚子。即使有农民远远看到,也只会以为是收割庄稼用的,他们就在棚子里用洛阳铲,挖出了一条倾斜的方形地道,直通到汉墓侧面钻了进去。

眼下他们走上山垄,青纱帐旁边有两个武警在守卫着。关北海出示了材料和证件,武警这才放他们进去。只见方寸大小的青纱帐内,有个边长约半米的方形盗洞。洞旁边翻出来一圈泥土,和周围庄稼地的土颜色稍微不同。关北海蹲下/身捻起土来细看,土色有些白,二次回填的土成色都会淡,的确是真陵墓的夯土。关北海又绕着那盗洞观察了一会儿,沉道:“盗墓贼里至少有一人,身体相当高壮。这个盗洞比一般的大了一圈,洞壁上也有衣服摩擦的花纹。”

周清尧心里咯噔一下,那就是自己留下的。钻盗洞的确一般身材矮小要占优势,自己却是个例外。他力大结实,把盗洞挖大一圈也不费什么事。令他惊讶的是关北海的观察推断能力真是不赖。

“现在,您们可以说盗洞到


状态提示:51发掘现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