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千面侯爷难招架>第十八章 兵者之道

辰时初至,天光尚早,大宁都城北面的安远门下却尽扫往日的安静沉谧。成群结队的百姓们早早围站在了通济街的两侧,纷纷伸长脖子眺望着列阵如龙的军队。

站在队列最前头的将领穿着一身玄甲,目光在不远处的人群中逡巡了片刻,不禁将眉头蹙得死紧。

“大军出征在即,裴大都尉却这般愁眉苦脸的,让百姓们看见了,还以为你是怕了北周那个戎陵侯呢。”一旁与裴若承并辔而立的俊秀少年摇了摇头,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姜昀,我总觉得有些不踏实,”裴若承低垂着眉眼,神色间略显惴惴:“小秧今日竟然没有来给我们送行,我担心她会不会像几年前那样偷偷跑去长平……”

“小秧不过是在生我们的气罢了,”姜昀弯眉轻笑,成功引起了围观少女们的一阵躁动:“那日她跑到纩骑营苦苦求你回西北驻地,可你却终究食了言。再说昨天晚上我去找她的时候……”

“等等,”裴若承骤然打断了姜昀的话,扬眉问道:“你昨天晚上来府里见小秧了?”

姜昀急忙一阵干笑,嘻嘻哈哈地道:“裴大都尉不要这么小气嘛,我是知道小秧不想让我们去长平,所以才给她带了点桑落酒赔罪来着。”

“姜昀,”裴若承冷着脸,沉声说道:“小秧现在也到了嫁人的年纪,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了。之前她被关入大理寺已经声名有损,今后她须得谨言慎行才能在名门闺秀中求得一席之地。所以,你若是对她无意,还是和她保持距离较为妥当。”

闻言,姜昀的笑容慢慢淡了下来,他沉吟片刻,艰难地撇了撇嘴,颇为委屈地道:“我与小秧一起长大,情分自是远超旁人。不过既然裴大都尉这么说了,我以后注意点便是。”

裴若承看着姜昀故作轻松的表情,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沉默须臾后,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蹙眉问道:“这都什么时辰了,陛下怎么还没到?”

“父皇今日要给新科举子们定品,估计是耽搁了吧。”

“兵者,国之大事,上关国家存亡、下系黎民生死,陛下怎能因为定品而延误大军开拔的时机?”裴若承面色一沉,低声诘问道。

闻言,姜昀勾起唇角,笑容里尽是冰凉之意:“七年前的那场九泾原大捷让父皇高枕无忧了太久,要不是北周那位大名鼎鼎的戎陵侯亲自挂帅,父皇估计都不会把这场战事放在眼里。”

裴若承眉峰微拧,刚要说话,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通济街另一侧遥遥传来。不过须臾的功夫,一队身穿红色袍服的宦官策马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行至大军之前,拉长音调高声道:“传圣上口谕……”

裴若承和姜昀对望一眼,立刻翻身下马,以军礼跪地,静静等待着天成帝的谕旨。

“今北周犯我大宁边境,朕除敌之心至坚,特封宸王姜昀为征北主将,昭武都尉裴若承为次将,代朕剿敌。即日领兵五万出征长平,保大宁北疆无虞!钦此!”

“儿臣领旨!”“臣领旨!”

领头的太监宣完旨,赶忙下了马,点头哈腰地说道:“让宸王殿下和裴都尉久等了。您们有所不知,今年的新科举子们与往时大相径庭,其中有几个竟然不同意定品的安排,在殿上陈情了许久,从而耽搁了陛下前来送行。眼下既已过了辰时,六殿下和裴都尉便赶紧开拔吧。”

听罢,裴若承和姜昀几乎同时微不可觉地皱了皱眉,但终究未发一言。他们朝着领头的太监颔首致意,随后翻身上马,调转坐骑看向身后的大军。

在看见裴若承“请”的手势后,姜昀点点头,一直吊儿郎当的面容陡然变得肃穆起来,他拔出长剑,一字一字地高声说道:“三军听令,如今北周不请自来,以皇商为由,欲侵我国土、扰我北疆、破我社稷、流毒于百姓万民。我宸王姜昀受命于天子,行征北之令,必当身先士卒,将敌军痛歼力尽,受赐于祖奠之前。众将士,可愿随我出征,克卫长平,威拭北周?!”

“我等愿意!我等愿意!”

一时间,兵将们呼声震天,回荡在陈掖的上空,点燃了这个属于大宁的清晨。而后,帝国的兵士们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地越过陈掖的北门,向着长平城奔袭而去。

多年之后,大宁宣武帝十一年撰写的编年体史书《宣平通鉴》第两百零七卷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记载:“永定二十一年秋,天成帝以宸王姜昀为主将,昭武都尉裴若承为次将,率五万骑出长平,合短兵、诛全甲,拒北周大军于津沿河故道,当为后世治军之楷模。”

而在这段话的后一页,还有着另一段文字记录:“时太宰陈绍年二十四,师从礼部尚书姚迁,赐进士出身。祈元定品之时,天成帝以国子监主薄授之,太宰拒之,上述为官之道应求达在先而求闻在后,是以请任随州州判。天成帝感其诚,遂允之。”

似乎是觉得永定二十一年在大宁的历史上举足轻重,《宣平通鉴》的第二百零七卷中洋洋洒洒地加入了大段的局势分析和史官的个人评价,并将宸王姜昀、昭武都尉裴若承以及宣武年间的太宰陈绍同时离京的这天定为了宣平之治的源头。但那位执笔的史官永远不会知道,在永定二十一年这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一位后世史书上赫赫有名的女子同样离开了陈掖,并以一己之力改变了长平之战原本的结局,撼动了苍泽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兵者之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