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的最大特点,便是心胸狭窄,再加上一条心高气傲。

走到哪里,他都要争头一份、独一份。

偏偏这部戏是个双男主。

这是蓝导给出的定义,在剧本上写的明明白白,无法反驳。

而在江烨没有抵达之前,整个营地里就只有他一台房车,稳稳地压着众人一头。

可是,江烨的另一台房车现在就摆在营地的另一端。

距离再远,也成为他容不下的明晃晃的刺。

因此,他看江烨不顺眼,岂不是顺理成章?

对这个人,苏慢给出的策略是“敬而远之”,反正你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得罪他,就做好已经得罪他的准备就是。

除了拍戏,离他越远越好。

对此,江烨深以为然。

他只想好好拍戏,没有功夫理谁对他不顺眼。

要是在意那么多,还要不要好好生活了?

又不是小孩子,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要别人上赶着去哄着劝着?江烨没有这么带娃的心。

说起来,他心里还在暗自腹诽:一个四十来岁的成熟演员,外表也是走阳刚之气路线的,没想到内心这么小公主的?

爱谁谁吧,反正自己不会为了照顾对方,而放弃自己舒适的房车的。

因此,开机仪式结束后,两人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房车上。

剧组各成员都把这份情形看在眼里,心里暗道:这部戏拍的,是“王不见王”啊!

看来,不止是在剧本里,两个人实际上是敌对关系。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互相不卖帐的。

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剧组就开始忙活起来。

明天要拍的第一场戏,是在山林中的外景。选在这个季节先拍这个外景地,也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气候比较稳定的原因。

俗话说,山里的天气就像孩儿脸,说变就变,特别是在夏天。

夏天在山里闷热潮湿,一场暴雨之后,还会遭遇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让人防不胜防。

冬天因为有雪,行动交通都不方便,还影响取景。

而秋天,则是气候相对最稳定的季节了,也是山里最美的时候。层层叠叠绿,加上丰富的植被而形成的彩色树林,在镜头里美不胜收。

道具组、摄影组等工作人员相继离开,奔赴搭建明天的拍摄地点之后,营地里便空了许多。

蓝导把演员们都召集到一起,开剧本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一开就是一天,直到深夜,才把这个场景的戏讨论完毕。

在会上,江烨第一次见识了蓝导的功力。

他很细致,相当细致。

和不同,蓝导的要求很明确,留给演员自己发挥的空间很少。但在研讨会的时候,他允许演员提出自己的想法,适当更改一些剧情和台词。

但这些修改,都是一个很小的改定。

大的剧情线,是绝对不会再动的。

不会出现唐睿在召开剧本研读会的时候,临时增加一个角色,还没有想好这个角色谁来演的情况。

而且,这些修改,在会上定下来之后,就绝不允许再改。

因此,这个会开的很仔细。

基本上,是一个场景一句台词,这样的顺下去。

演员们围坐在一起,由剧本作者负责场景念白部分,演员来念自己所属的那段台词,其他演员接下去。

在念的时候,如果没有问题,就继续。

有问题,蓝导就会指出,这里需要加重什么语气。或者是演员自己提出来,感觉这句台词不大顺口,要求修改。

既然接了蓝导的戏,他也不是刚出现的导演新人,大家对他的风格都有所了解。

知道现在是唯一一个能给自己角色改剧情和台词的时机,每一个人都在表达想法,当然也是最耗费时机的。

当然,对大多数演员来说,都想给自己加戏,增加自己的戏份重要性。

如果每一个人都这么做,这个会将开得没完没了。

蓝导虽然不善言辞,却是个能镇得住场子的。对演员提出的修改,他不同意就会用一个言简意赅的“过”字一笔带过,演员也不敢再有什么置喙。

那位剧本作者,跟他搭档多年,知道他的习惯和偏好。

在两人的配合下,这场会虽然开的细致,进度去不慢。总算是在深夜时分,结束了这场马拉松。

进了房车里,江烨揉着酸痛的肩颈,瘫倒在床上,道:“蓝导的剧本研读会,我是真正见识了。”

在这之前,苏慢给他讲过蓝导的风格。

但真正面对的时候,他才有了切身体会。

更可怕的是,这个研读会不止是一次,毕竟这才是把这部分外景的内容读完。

而这部分,只占整个电影的四分之一戏份。

更容易,就能推测出,这种让人心累的剧本研读会,还会再来上三次。

其实,与其说是研读会,不如说是提前通气会,或者是沟通会。给演员一次提意见的机会,但蓝导想不采纳,就不采纳。

这是沟通,同时也是展示导演的底线,还有着警告的意味在里面:都给我好好拍戏,不要生事。

苏慢笑道:“的确是累,不过也省了之后的麻烦。”

江烨有气无力道:“我看啊,只要他不作妖,啥麻烦也没有。”

他虽然不耐烦这些人际关系,但就这一天多时间接触下来,其他人至少在明面上都是客客气气的。

就那个男主,也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事。

开个研读会,想要修


状态提示:第258章 矫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