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儿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这儿女大了,做爹娘的都管不到多少,更何况苏舞这个做妹妹的。
即便是苏舞是为了自家二姐好,可天知道她二姐是不是领情。若是她二姐不领情,反倒是怪责她多事,她岂不是比窦娥还冤?
苏舞在盘算这些事情,宋氏则在想另外一件事情。
“五丫儿,你说的这个沈家小郎君,为人咋样?”
得!
听了苏舞的一番话,宋氏直接进入了丈母娘看女婿环节,开始为二丫儿的将来谋算了。
“这个,我怎么知道?”
苏舞摊了摊手,“不过,我给大姐写了信,让大姐和大姐夫帮忙查一查他为人和家庭情况。”
“算着时间,大姐应该就是这几天就会有书信来了!”
苏舞其实也不确定自家大姐和大姐夫啥时候会写信来,但估摸着,应该就是在这最近了。
若是来信再晚点儿,等沈骆都请了人上门提亲,那么,自家大姐和大姐夫的办事效率,可就太拖沓了点儿。
这人,果然是经不起念叨。
苏舞才在心里念叨了一番,就收到了京城来的书信。
交代郁嬷嬷记得打赏一下送信来的驿差后,苏舞就拿着书信去找亲娘宋氏开小会了。
因为这是关系到自家二姐终身幸福的大事,苏舞没有把自家二姐请来。
这当然不是苏舞要搞包办婚姻,而是她准备先帮自家二姐把把关。若是这沈骆是个不成器的,又或者沈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苏舞就会撺掇亲娘直接拒了这门亲事。
然后,她再把自家大姐的来信拿出来。
当然,如果沈骆是个不错的人,那么,这封信也就不需要拿出来了。
二丫儿如今正在忙活自己的差事,精神高度集中,丝毫不知道自家小妹和亲娘正背着她搞事情。
“娘,我读给您听啊!”
宋氏并不认字,苏舞便自告奋勇,给宋氏读信。
说是读信,其实就是苏舞看过之后,将这封信给白话一遍。
本以为这信里会很详细地记录下沈骆和沈家的情况,但信里就是简单的几句话。
概括起来三个意思:
第一,沈骆虽性子跳脱,年少有为。
第二,沈家家世简单,沈父镇守北疆,沈母相随。
第三,沈骆之兄沈宪,执掌皇城司,乃是宣武帝亲信,前程似锦。
通篇文字,大丫儿和谢远都没说赞成这门亲事,还是反对这门亲事。可这封信里全都在说沈骆的优点。
所以,苏舞明白,自家大姐和大姐夫的意思很明显,是赞成这门亲事的。
“五丫儿,你说,二丫儿将来要真的嫁了这沈家小郎君,会不会也得去北疆啊?”
“娘听说,北边乃是苦寒之地,一年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冬天。”
“你二姐要是跟着过去,能受得了这个苦吗?”
宋氏颇为紧张地望着苏舞,一副忧心着急的模样。
苏舞眨眨眼,这,果然是亲娘啊!
瞧瞧,这亲事八字都还没一撇,都已经开始盘算多少年后的事情了。
“娘那啥,您想这个,是不是早了点啊?”
苏舞有些忧郁地望着自家亲娘,“二姐跟沈骆的事情,八字都还没一撇呢,您这就开始想他们以后的日子,这合适吗?”
“咋个不合适?”
宋氏白了苏舞一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只是看眼前,那么,这亲事还有啥好说道的?”
“呃……!”
苏舞瞬间不知道说啥好了。
亲娘这很有觉悟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么深奥的言语,居然从自家亲娘的嘴里说了出来。乖乖啊,亲娘这思想觉悟,一下拔高了几层楼。
“娘,这事儿,难道咱们不该先把爹喊回来吗?”
闺女都要议亲了,可这当爹的居然还一点都不知情,这像话吗?
“对啊,是该先把你爹喊回来!”
听到苏舞的话,宋氏一下回过神儿来。
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么大事情,她总不能一个人拿主意,必须得问问自家当家的。
“五丫儿,赶紧的,你写封信,让人给你爹送过去!”
“如今,咱们县城县太爷可是专门安排了人,每天跑一趟黎南送信。只要把信送给镇子上的捕快,等明儿一早,就会有人把信送去黎南,都不用咱们专门找人往那边捎信!”
“咱们这林县令,可真的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啊!”
宋氏发自内心地赞了林廉这位平远县令一番。
苏舞坐在一旁,对林廉的这一番操作,也是要大写一个服字。果然,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不容小觑。
为了提升平远县的宜居度,林廉把苏舞提的这个服务百姓的策略方针,真的是给落到了实处。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平远县的百姓还是选择居家迁徙黎南国,那么,苏舞只能说,这些人是脑袋进了水。
黎南,的确是产粮之地。
但黎南的气候,着实不是很适合居住。当然,若是你想把自己变成黑猴子,那么,黎南绝对是很适合你的。
在苏舞看来,最好的操作就是,种地在黎南,生活一定要在大夏。
不过,这只是苏舞的看法。
毕竟苏舞是一个吃喝不愁的,而很多的百姓,他们的日子过的实在是困苦得很。
黎南,对他们而言,则是天堂。
因为多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