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因刘澜攻打吴郡而撤离宛城后,便任命了夏侯惇再次率兵而来,早在第二次徐州之战时,曹操便专程把山阳三万人调拨而来归在夏侯惇这位河南尹统领,但因为宛城战事,山阳军始终没有归县,这一次当听说刘澜双线作战,不仅攻打了九江更入侵了吴县后,他便不能在置之不理了,九江之战,他能坐视不理,甚至还很乐见刘澜与袁术之战的较量,可是刘澜居然又在这世间点选择了南下,开辟第二道展现,那曹操可就不能坐视不理了,毕竟刘澜现在的实力已经够大了,如果继续放任他做大,到时候他的威胁程度只怕都要超过袁绍了,而且刘澜还是双线作战,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能错过,可是当夏侯惇带兵到了薛县之后,却突然听闻吴郡的太史慈撤兵了,退到了毗陵,这样的消息使得已经做好了给夏侯惇传达进攻指令的曹操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打算,这个时候,他只能等待,等待九江之战的结果或者是等待袁绍率军南下。
可是他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首先就是山阳的三万士兵,他们的存在,是为了防御黑山军而存在的,原本两人已经计划好了在击败公孙瓒后对黑山军进行彻底清剿,但因为第二次徐州之战,这样的清剿计划一拖再拖,而且因为徐州之战还把防御的山阳军撤回,可以说从去年秋天到今年的夏天,河内郡受到了黑山军数次袭扰,损失极大,而这还只是河内一郡,除了河内郡,还有谯郡居然冒出了黄巾贼,再加上宛城的张绣他现在的日子怎么可能好过这怎么能不让他头疼,可是这些都是藓苔之患,真正的威胁却是拥兵十余万的刘澜,自此刘澜南迁之后,他与帐下就一直在判断着刘澜的最终目的,首先几人一致认为刘澜对淮南必然是虎视眈眈的,但因为袁术的实力,刘澜现在就只能选择南下,夺取吴县和会稽,虽然这两军地广人少,但不论是吴县还是山阴,都称得上是人口大县,而且因为地处蛮夷,也没有遭到破坏,对于刘澜来说,得此两郡绝对是极大的补充,其意义远远超过青州,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一旦刘澜夺得两郡,那么他便彻底的后顾无忧了,这时候不管是兵锋指向豫章郡甚至是荆州或者是剑指淮南,最少他都已立于不败之地,其势已成,难以卒除。
而那时的刘澜,也完全有了南面称帝的实力,当然就算他不称帝,可也越发不会听王命,这样的事情,曹操又怎么可能容他这么发展下去,所以在一番计较之后,做出了刘澜一旦南下便即出兵徐州的决定,但刘澜也很聪明,他一直没有选择南下,而是苦苦等待机会,这就逼的曹操只能选择西进,而这却正是刘澜所等待的机会。
时机成熟,九江之战开启,曹操可以坐视不管,可是随着他突袭吴郡,曹操便不能沉默了,甚至因为刘澜突然袭击吴郡这件事情让他变得有些心神不宁,这么多年来,刘澜一直都是毕其功于一役,向来不会选择两线作战,可这一会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十有**是因为九江之战要结束了,如果他一旦贸然进攻徐州,其后果很可能变得十分严重,甚至会把刘澜的主力都吸引到他的身上来,这个时候曹操是真的很担忧,可进退维谷之下,别无选择,真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只能去向袁绍求援了,如果他能南下,那么一旦袁军主力强势进入青州,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就算是一举剿灭刘澜也不是不可能。
可这样的担心并没有发生,进攻吴郡的太史慈撤兵了,而在同一时间,更是听说了刘澜好像要从浔县撤围,这样的消息被传出来,虽然还不能确定刘澜的真正目的,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刘澜已经打算从九江撤兵了,这就意味着如果他继续选择进攻徐州的话,那么面对的将是刘澜的全部主力。
但是有一个好消息是,袁绍的准备也完成了十之七八,随时可以进入青州,这对曹操来说,是这半年来唯一的一个好消息,曹操比谁都清楚,袁绍的南下,对于刘澜的威胁有多大,可他同样更明白,袁绍的南下,夺取青州之后,对他的威胁又有多大,因为他无法保证,那时候的袁绍到底是会出兵徐州还是剑指兖州。
曹操在军帐之中呆呆望着面前的地图,现在唯一让他庆幸的是夏侯惇并没有贸然进攻,及时把他给拦了下来,现在他在薛县的作用,已经从进攻者变成了一道屏障,而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刘澜会不会来攻打他,当然这样的担忧也许是多虑,毕竟袁绍迟早要南下,刘澜更该去防他,尤其随着九江之战的结束,袁绍南下势在必行,时间已经拖得够久了,或者说他的目的已经彻底达到了,两虎相争之后,他该来收拾残局了,虽然不清楚两人会不会因此爆发一场大决战,但最少从袁绍的态度来说,他只是想要在青州夺一块立足之地,试问,在这等情况之下,曹操又这么敢贸然出兵,所以他现在的烦恼,更多的还是考虑着要不要去尝试说服袁绍,在他进攻青州之前说服他,与他一道彻底消灭刘澜。
曹操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很难,最少现在的袁绍还不愿意和刘澜拼个你死我活,给某些人以可乘之机,甚至是壮大的可能,这个人是他也是袁术,虽然袁绍母亲阶段最重视的是刘澜,但在他眼中,真正能威胁到他的,却只有同被世家支持的袁术和他。
毕竟没有多少世家支持的刘澜,就算现在实力大些,也不足为虑,而袁术和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