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还是要有些烟火气,又不是要避世修仙,住这么偏干嘛,买个菜都麻烦得要死。
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是实用主义者,但房子,总归要住着舒心才是。
最后王大状无奈,只好吩咐人又帮着搬到一处相对热闹一点的豪华住宅区。
办完了手续之后,娘儿仨都没了事情可做,她们又不是程老二那般的性子,只好拿院子里的草坪撒气。
进口的草皮就那么成片的铲掉,保姆阿姨心疼的要死,但偏偏主家有这样的癖好,她又能说什么。
到底是时间仓促了些,种菜籽来不及,移栽的大葱只活了三成。看着栽倒在垄沟里,蔫了吧唧的葱秧子,大姑心疼坏了,只一个劲儿的跟老太太念叨,“三娃子让人家骗了,还说什么风水宝地,种个大葱都养不活。指着这样的地方种地打粮,人早就饿死了。”
她的感触是最深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除了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巨大差异,语言不通是最让人头疼的难题。
这点郝宁宁也深以为然,原来港岛并不是人人都会说普通话,好在她接触的人尽管发音不标准,用语相当蹩脚,但能沟通。
对比之下,她总算理解了三哥所说的东北话,尤其辽西锦城一带,她们老家的东北话,总给人一种质疑全世界的感觉。
可她发誓,真的没有,天大的冤枉。
说出来全国同胞可能不信,她在东北虽然只上过小学一年级,但汉语拼音是必学的,只是她不晓得,为什么明明上学时每个字的发音都标准的无可挑剔,但连到一块就变味了。
她总算有了和大姑不同的认知,东北话不等于普通话,只是方言的一种,悲催的是,东北的,没有牌面的,输就输在别人能听懂。
对群体的认同大概上往往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语言是否有相通之处,在港岛,娘儿仨都很难找到这种认同。
再多的愁苦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盘旋久久,挥之不去。只留下保姆阿姨面色古怪的打量着祖孙三代,心里免不了骂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大姑忽然问道,“丫头,想你三哥了没有?”
郝宁宁脸色一暗,掰着手指低头小声嘟囔,“想了,还有嫂子,姨,四丫头,三壮,阿太,阿爷,吴婶,芳姐,大黑.......”
越数越委屈,眼看着就要掉金豆。
老太太赶紧把小丫头捞过来,没好气的横了大姑一眼,呵斥道,“这么大个人,闲着没事逗孩子,真没事干你就把活不成的葱刨了,再补上。”
补?补了也活不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姑是个出色的庄稼人,对地里这点活儿还是有把握的,她种了一遍没活成,换成大罗神仙来了也就这样。
“妈,其实我也想家了。”大姑说这话时面色赫然,要她说出这样的孬话,显然是情况没给她一点硬气的余地,更不好意思开口的是,她也记挂孩儿他爹,还有她的两个乖孙,至于那两个不省心的儿子,她才不惜得记挂,儿媳妇就更不要想了,兴许赵兰香巴不得她一辈子不回去才好呢。
“前天远方来电话,二壮这几天睡觉不老实,入夏抖落住了,兴许是有点小感冒,烧的很厉害,挂了三针滴流才退了烧。”她的乖孙是她的心头肉,怎么能不担心,更何况赵兰香怀大壮和二壮间隔太短,她始终担心身子没调养过来,二壮底子不好。
“这么大事你怎么不跟我说,你这个没心没肺的!”老太太终于坐不住了,赶紧站起来朝保姆阿姨招手,“小黄,给万里打电话,让他回来一趟,买票,回家!”
对老太太风风火火的性子,大姑自然是欣喜的,但也免不了嘀咕,明明远方打电话的时候,老太太也在旁边。
分明是当娘的拉不下脸,借着这个由头罢了。再说前天打来的电话,老太太才没有那么健忘,她做过的那些不合她心意的事,老太太能掰开了揉碎了来来回回嘀咕一天,她这个当事人有时候都记不得那么准。
“妈,咱不等三娃子来接了?”
老太太扭头,问道,“你不担心二壮了?”
大姑直愣愣的点头,“担心。”
“担心就对了,那还等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