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爱恨情仇窝里斗>第5章投资报恩创基业

自从第一次回国之后,陈华秀以后又有过几次回国。她见到了陈涌金,也与陈栋梁副市长逐步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陈华秀有时是单独一人行动,但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又她的丈夫王积利陪同她一起回来。

王积利的祖籍是广东,但他从不回老家,王积利的父亲和爷爷也从来没有回过老家。王积利听他父亲说过,广东的老家不光没有了任何亲人,老家的具体地址也说不清楚在哪个角落。王积利曾经设想过他那位下南洋的祖先可能是一个脱离故乡出走的孤儿,稀里糊涂的跟着什么人逃亡到了马来西亚。

尽管不记得回家的路,但王家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王氏家族流传下来的一条祖训就是王家的子孙后代都要学会说华语。王积利也是这样要求他的子女,所以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会说流利的中国话,这得益于王积利与陈华秀在家中只说华语的语言环境。

与陈华秀一样,王积利同样有一颗爱国之心,他自己的家乡找不到了,便积极支持他的夫人为她的家乡捐款捐物,支持陈华秀在她的家乡进行投资。

有了董事长丈夫的支持,陈华秀对家乡的投资意向更加坚定、更加踊跃。她向王积利坦露她的内心思想:为了给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和以实际行动报答她的弟弟,她决定给陈涌金留下一个实体公司。王积利表示理解和赞同,并承诺他和董事会将会一同既往支持夫人的行动。但他同时提醒陈华秀,对陈涌金的使用一定要切合实际,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太急,在陈涌金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前如果过度使用反而会害了他。

陈华秀让王积利放心,她会逐步对陈涌金进行最严格的培训,让他的能力和水平达到与他担任的工作相匹配的水准。

只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医院在这个海滨城市中建起来了,并以陈华秀的名字命名。

陈副市长也没有食言,在市领导的督促和市教育局的策划下,陈涌金先是参加省内某大学的函授学习班学习大学课程,之后又保送进入一所国内某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陈华秀的每次回来都会由发小和老乡陈副市长全程陪同。

陈栋梁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次介绍市开发区优惠政策的机会,给陈女士宣传本市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鼓动陈华秀为家乡的建设踊跃投资、为国家和家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出国他乡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华侨做榜样。

每一次回国,只要陈华秀有充足的时间都可以见到她的侄子陈涌金,陈栋梁会亲自安排陈华秀与陈涌金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见面。

陈华秀被打动了,她打定主意要尽快为家乡人民做一件大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陈华秀和她丈夫王积利在进行多方调研之后,决定在陈华秀的家乡所在地投资建设一座亚洲最具规模的现代化电子企业,即:华金电子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一亿美金。

一亿美金的投资是这座海滨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到的最大的外资投资规模。市里面乃至省里面的主要领导非常重视这笔资金的到位、关心投资的进度,指示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为投资建设大放绿灯。

征得王董事长和王太太即陈华秀的同意,副市长陈栋梁挂职电子厂筹建指挥部的副总指挥,总指挥则是陈华秀的侄子陈涌金。

陈涌金这时二十三岁。之前,在市政府的推荐及牵线安排下,他在省城最好的综合性大学里面进修了所有的企业管理课程,并且又到首都一所著名大学攻读了。

让陈涌金担任电子厂筹建总指挥是陈华秀女士的主张。

但在整个的电子厂筹建期间,陈涌金只来过建设工地寥寥几次,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走马观花似的到建设工地瞧了瞧而已。

电子工厂建设期间的这段时期内,陈涌金正在在距离建设工地万里之外的马来西亚一家工厂做总经理助理。这也是他姑姑陈华秀女士精心为他设计安排好的,让陈涌金直接参加现代化企业管理,希望他从实践中掌握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并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成长,这样可以为他将来的发展铺路。对陈涌金来说,相当于一场大战前的演习。

好在筹建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厂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项目都承包给了本土的建筑工程公司,即使总指挥长时间不露面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何况还有一个本市的副市长几乎在电子工厂的建筑工地天天坐镇。

这毕竟是一个投资了两亿美金的大工程,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质量监督、以及设计更改、工程量变动等等,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领导天天协调、日日沟通,施工单位是当地的建筑工程公司,从工程总经理里、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到材料员资料员等等配置齐全。建设单位对等成立了筹备指挥部,但总指挥陈涌金人在万里之外,现场上每天发生了什么他都不从知晓,怎么能处理建设工地上出现的实际问题呢?陈涌金的总指挥只是挂了个名而已。

副总指挥由陈栋梁亲自兼,按他的能力指挥和协调一个建设工地不存在任何问题,可工地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与钱有关,陈栋梁虽然是这个海滨城市的副市长,却没有动用建设资金的权利,没权办不了事,也解决不了问题。

按照常理和参照建设单位的通常做法,挂名的总指挥即使来不了现场,只要派一个总指挥代表常驻工


状态提示:第5章投资报恩创基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