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日月为明>第0069章文武同心

“臣等遵旨!”

朱祁钰那稚嫩的声音将文武百官从愣神中惊醒,纷纷磕头领旨。

自宣德帝改组内阁以来,没有经过内阁的圣旨那叫‘中旨’,属于皇帝的个人意志,内阁大臣有权利‘封还不受’,下面的大臣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抗旨’。

当然,这里说的是朱祁镇这种没啥威望的小皇帝。

若是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和太宗永乐皇帝朱棣,借他们十个胆也不敢。

方孝孺倒是抗了太宗永乐皇帝朱棣的让他起草即位诏书的旨,结果被诛了十族,还不知道他那些学生临死时内心是怎样的欲哭无泪呢。

而经过内阁大学士或翰林学士起草的诏书,则是代表着整个朝廷的共同决定,才能称之为‘圣旨’。

不过,在嘉靖之前,皇帝很少下达中旨,而内阁也对皇帝的中旨默不作声,只要不过分,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是了。

而今天朱祁镇的这道诏书,按律例确实应该交纳税赋,而且朱祁镇的诏书更多的是针对皇庄、藩王、勋贵和文武官员经商的部分。

对于他们的田土,朱祁镇并没有触及,因为和经商这种被读书人所不齿的行当相比,田土可就是主业了,再加上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给举人以上功名士人的免税特权,使得民间土地兼并之风盛行,这是朝廷文官和民间士人的底线。

以目前朱祁镇的威望,基本上是触之必‘死’,其结果难免不会像万历皇帝收矿税那般,在朝野巨大的反对声浪之下不了了之,而且还会将他那已经不知不觉冒出来的小脑袋狠狠的敲回去,直到成婚之后才能再出来继续‘作’。

至于文臣经商,既然你们都看不起商人,那为什么还要经商呢?

又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再说了,要是让别的同僚或学子知道了,那你就是沾满铜臭的商人,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读书人了!

所以,低调纳税才是出路!

“众卿平身”

朱祁镇起身抬起双手,朝着下方跪地的众朝臣隔空虚扶,稚嫩的声音在奉天殿中响起。

“臣等谢皇上!”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待众大臣起身后,已经收起圣旨的金英上前一步,站在朱祁镇身边,嘶哑着嗓子高声喊道!

原本应该是歌功颂德的朔望朝,因为朱祁镇突如其来的旨意,让整个朝会都变得凝重起来,纷纷静静的站在原地,等待着退朝。

站在丹毕之上的朱祁镇见此,不由淡淡的开口道:“既然诸位爱卿无事,那就退朝吧!”

说罢,便转身走下丹毕,而金英那嘶哑的嗓音则适时的在奉天殿中响起:“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

众大臣齐齐跪地叩首,口中齐齐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奉天殿中的众文武大臣都纷纷起身退出了奉天殿,但是杨士奇、杨溥、杨荣这三位内阁大学士,文臣中的领头‘杨’却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结伴朝同样留下来的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定国公徐景昌三人走去。

“三位国公大人还没走吗?”

“三位大学士怎么还在?”

“哈哈哈哈…”

几乎是同一时间,分属文武两个不同阵营的六人,不约而同的同时拱手朝对方开口问道,随后齐齐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同样的问题,已经暴露出他们心中同样的目的。

“让老夫来猜猜,三位大学士心中是不是再想陛下今日的举动乃是我们的手笔?”

定国公徐景昌看着杨士奇三人,笑问道。

“难道不是?”

杨士奇笑看着三人,即便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依然看着张辅三人,反问道。

“是与不是,三位阁老心中都已有定论!”

张辅摇了摇头,面色略显肃穆的看着杨士奇三人道:“当务之急是如何确保陛下的旨意能够得到执行!”

“嗯!”

不论是杨士奇、杨溥、杨荣这三位内阁大学士、文官之首,还是张辅、朱勇、徐景昌这三位大明国公、武将勋贵之柱,心中都怀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确保朱祁镇的圣旨能够具有效用。

毕竟朱祁镇年龄太小,皇帝的身份能够镇住宵小,却不能让遍布大明疆土的藩王和封疆大吏们放在心上,若朱祁镇的圣旨真的出了北京城就没用了的话,那无论是对皇帝本人还是朝廷的威望,都将巨大的打击,这绝不是他们这些目前主导朝廷的重臣们愿意看到的。

东汉后期,就是因为中央朝廷失去了对地方势力的有效掌控才会使得四百余年的大汉帝国轰然崩塌,汉族内部战乱不止,为后面的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都是后话,但这样的后果,他们却不能不去想。

张氏、杨士奇、张辅等人之所以任由朱祁镇闹腾,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尚在,一但朱祁镇弄出格了,他们还能够及早发现制止,然后让帝国快速稳定下来,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动乱。

而朱祁镇有了经验之后,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再下决定之前,必然会召集大臣们商议,引领着帝国稳步前行。

“英国公此话在理!”

朱勇一脸凌然的开口道:“我朱勇,承蒙太宗皇帝不弃,擢为成国公与国同休,当誓死报效,若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抗旨不遵,京营二十余万大军将成为陛下手中的一把锋利的刀,为陛下扫清一切障碍!


状态提示:第0069章文武同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