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都市现代>逍遥山水>第三十二章 破土开工,大好气象

张贤家吃早饭的时间是比较早的,所以当他和老爸张代盛到骆驼山脚下时还有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

张贤先将货车开到旁边的角落,打开车厢的后门之后一个翻斗把一垒垒砖头倾卸下来,然后又爬上挖掘机热热发动机,顺便把坡脊地最突起的地方稍微平整了一下,他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拔地而起一座五层楼高的房子,山水村最高楼房的记录将在自己家再次刷新。

张代盛看着张贤娴熟地开着挖掘机东一铲子西一铲子地cao作,心中差点怀疑自己的儿子读的是那种挖掘机职业技术学校而不是国家重点大学,不过他现在没闲暇想这种不着边际的问题,而是拿着自己画的图纸对照着地形,想着等下怎么动手。

虽说张代盛只是农闲时才兼职做一把建筑工,并不会画专业的建筑图纸,但山村里自己家盖房子也不需要那么高的要求,张贤已经按照之前做的效果图把自己的设计想法告诉了他,而张代盛仅用一只铅笔一把直尺就画成了这幅图纸,等下动工时按照比例来就行。

没过多久,骆驼山下就来了一大帮人,张贤一眼望过去,来的大部分都是兄弟叔伯和娘亲舅戚,还有一部分是跟老爸关系比较好的村民,他们今天都是来帮忙的,他在心中暗想,还是在山水村混了大半辈子的老爸出面筹划比较给力,登高一呼就能拉来架势,这种事换成自己这个小字辈肯定做不到那么“浑然天成”,果然是应了那句话,有爸的孩子有nai喝啊,咦,这话好像有点不对劲,不管了,反正自己只要安心听老爸指挥就好,这也比较符合自己低调的作风。

没错,这帮人都是来帮张贤家破土开工的,如果按照外面的出工方式来算,第一天的头工是要比平时的工钱多二分之一的,但山村里依然保持着淳朴风气,之前张代盛说要按出工算钱但被拒绝了,大家都愿意免费帮忙破土开工的第一天,像大舅小舅或是大叔公小叔公家的这种关系,就算不擅长技术活,这第一天也要来秀一把子力气的。

要在以前,破土开工怎么都要看个黄道吉日,有的地方因为气候土壤什么的原因冬季甚至不适合盖房子,但山水村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年四季都可以动工,主要考虑的是农忙还是农闲的问题,冬季没多少农活,盖房子正合适。

选日子不用那么讲究,但破土开工的仪式还是要有的,但哪怕是在山水村这种地方,风俗习惯也会随着历史岁月而改变,时过境迁这个词语的适用范围实在太广,现在山水村的破土仪式早就化繁为简,效率高与不折腾才是王道。

所以破土开工的仪式很简单,大伙儿一番“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寒暄过后,张贤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一串鞭炮,顿时一阵噼里啪啦声从骆驼山下传来,在冬日的朝阳和晨雾里久久回响于山水村的几个山坳谷峰之间,等回声消失,仪式也就算是结束了。

仪式虽然短暂,但也是有点用处的,一方面避讳诛邪护佑宅家,另一方面也是含蓄地告诉村子里的人这里要盖新房子了,不要羡慕嫉妒恨哦。

张贤觉得这种仪式就挺好,省时省力省钱省米,这不鞭炮声过后,老爸张代盛就开始给众人安排活计了。

先是一部分拿了锤子或是石钻的村民在坡脊的山石堆里开采石头,虽然承包山头时出于封山育林的规定,合同里写了不能搞破坏性建设,但坡脊地本来就是属于张贤他们家的而不是合同里的山头地,所以怎么折腾都无所谓。

然后剩下的大部分人在张代盛用生石灰沿着长墨线画出地基线后,开始挥着锄头铁锹什么的卖力挖坑,按照张贤打算要盖的五层楼房来看,这地基要挖的坑啊沟啊什么的还是不浅的。

地基对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在张贤在选择骆驼山脚下的山头作为自己计划的主基地时就考虑到了各种情况,这个坡脊不管是在土质石层方面还是朝向采光什么的都十分合适盖房子。

而这个时候的张贤正cao控着挖掘机作为挖坑挖土的主力,一个铲斗下去就是一方土,比人力自然是效率高多了,但挖掘机对于微cao不太擅长,所以他只是弄个大概的模子或是把一些挖出来的泥土碎石什么的铲到一边,剩下的依然有很大的工作量就只能靠村民们用锄头铁锹什么的进行手工cao作了。

就这样大伙儿一直忙到十点多,后面陆续又来了几个因为昨晚守夜需要补觉的村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如张贤这么精力旺盛的。

到了这时候,地基的壕沟已经初具规模,张贤的老妈也给大家送来了茶水,正是自家种的野山茶,虽然比张贤山水洞天里的野山茶略输一筹,但解渴润喉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由于家里的各种作物只要张贤在家有事没事就会给加些洞天里的水土,所以本来就比大部分人家好的东西就更好了,这野山茶喝在一群干着活的大老爷们嘴里当然只有大声叫好的份了。

正在大家歇口气喝茶的功夫,张贤的小叔张代裕从沙河县也赶了过来,他本来跟朋友合伙在那开了一个小沙场,之前接到大哥张代盛的电话说这边要动工了,委托他今天开始运各种建材过来,所以张代裕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开着自己的皮卡,带着四五辆货车停在了骆驼山下的国道边。

沙子、水泥、石灰、钢筋什么的,张贤一看就知道,原来老爸把买建材这种事交给了更熟门熟路的小叔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破土开工,大好气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