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为了那个尚未落袋为安的‘优秀节目’奖杯,也是为了区别于南韩版的《偶像归农日记》,进入秋末冬初的农闲期后,苏谨言对《少女们的田园日记》的拍摄计划进行了一些调整。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下地干活,或者外出打零工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用富含各种人文风俗元素的内容来填补空出来的节目时长。

比如重阳节那期,苏谨言就在节目中给姑娘们安排了放风筝、插茱萸、做重阳糕、给村里的老人做饭等任务。

又比如今天。

“李大叔,今儿个还能杀猪么?”找到村支书李大叔,苏谨言开门见山的询问道:“雪不小啊,要不我让人搭个棚子吧。”

“那感情好。”李大叔正为这事儿发愁,一听苏谨言这么说,他赶紧拍手赞同道:“有个棚子挡一挡雪,不用弄得一身湿,杀猪的时候也能干净些。”

“行,我这就打电话,让人把道具车里的棚子拿出来架上。”确定杀年猪的事儿可以按计划进行,苏谨言放下心来,掏出手机向留在小院那边的工作人员下达了任务。

北方也好,南方也罢,基本全国各地都有杀年猪的习俗。

放在以前,杀年猪是为了拿猪肉换钱,再用这笔钱去置办新年期间要用的年货。像过年时做新衣服用的布料,给小孩子准备的压岁钱等等,用的都是卖猪肉换来的钱。

而到了物资丰富的今天,人们手头上宽裕了,已经很少会有人为了卖肉挣钱杀年猪了。在这条由古时流传下来的人文风俗中,得到更多体现的,还是其象征意义。

当然,猪肉本身的美味,也是这条习俗得以保留的理由之一。

至于苏谨言为什么要把‘杀年猪’这条习俗作为拍摄素材,放到节目里来……

一来,是因为这条习俗非常具有华国特色,数遍全世界,也只有华国才有。在节目内容中加入这部分内容,多多少少,会引起外国友人的好奇和关注,并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华国人对待新年的态度。

二来,杀出来的猪肉可以用来晒腊肉做香肠。好吃不好吃先放一边,关键是可以借题发挥,让姑娘们亲自动手去做这些活儿,并将过程拍摄下来,以丰富节目中的内容。

紧张又忙碌的准备工作刚刚结束,精灵女孩们坐着公司的保姆车来到了村里。

稍作休整,换好衣服补好了妆,拍摄正式开始。

“3、2、1,开始了。”

外边下着雪,不太适合拍摄。所以今天的开场镜头被放在了室内。

空间有点小,姑娘们离镜头比较近,距离躲在镜头后边的苏谨言,自然也比平时近了些。

,今天我们干什么啊?”可能是很怕冷,不想出门的缘故,王姗姗今天最先开口:“天上下着雪呢,你不会还让我们去地里干活儿吧?”

之前的拍摄中,苏谨言的名字已经不止一次的被姑娘们当着镜头喊出来过。最初那几次,苏谨言还会提醒姑娘们,可因为姑娘们的‘虚心接受+屡教不改’,最终他只好放弃了纠正,由得姑娘们随意了。

“就是就是,天气这么冷的,还是不要出去了吧?”

“你不是老说要贴近生活么?乡亲们遇到这种天,也会躲在家里烤火呀。”

不出门那是不可能的,姑娘们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

包括最先开口的王姗姗在内,她们说出来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在做效果——这会儿当着镜头的面,先摆出‘不乐意’的态度,然后,当节目组把任务布置下来,不得不出门干活的时候,姑娘们就可以顺势各种吐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镜头分量。

由生疏到熟练,拍了半年还有多,姑娘们已经越来越会做节目了。

“今天村里杀年猪,大家可以去凑个热闹。”苏谨言如同往常一样,用波澜不兴的平稳语气,说出了今天的拍摄计划:“按照早年间传下来的习俗,杀年猪的日子里,少不了要吃一顿杀猪饭。这是全村人都要参加的大活动,吃饭的人也比较多,光沈大妈她们可能忙不过来,你们可以去帮忙打个下手。另外,距离过年还有将近四十天的时间,差不多到了腌腊肉灌香肠的时候了,等会儿杀了猪,你们可以买些肉回来,腌点儿腊肉灌点儿香肠,为过年做准备。”

“杀猪饭?”只是听说过,还从来没机会尝到。身为吃货,姜苗苗的眼中立刻射出了两道精光:“我要吃!”

“就知道吃,你呀,一听说有吃的,什么都不在乎,是吧?”拍了下老幺的手背,队长张晨晨把视线转向苏谨言,脸上露出了畏惧又为难的神色:,杀猪好吓人的,我们一定要去现场看着他们把猪杀掉么?”

没有回答张晨晨的提问,苏谨言有些好奇的先反问了一句:“你看过杀猪?”

“小时候看过一回。”张晨晨点点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惊悸:“那一年我是四岁还是五岁来着,我妈跟团去乡下演出,把我也带上了。好像是为了欢迎我妈他们吧,那个村里杀了一头猪。那时候我还小,对什么都很好奇,听说有人杀猪,我非得跟着剧团里的叔叔去看热闹,结果看过之后,我被吓得连续做了好几天的噩梦。”

听出了张晨晨话里的害怕,冯雪珠很是体贴的张开右臂抱住了她的肩膀。

也有那没心没肺的,比如陶乐乐,她反倒是非常好奇的又问了一句:“真的很吓人么?”

“嗯。”哭笑不得的点点头,张晨晨手里


状态提示:175杀年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