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小说>军事历史>大唐之刃>第173章算学的春天

想法很好,可是问题很多。

温彦博:“诏书即使下了,也无法通过。”

李世民:“为何?来人,传阎尚书。”

工部尚书阎立德,也是一位奇人,建筑、工艺、绘画样样精通,一辈子都在钻研这些,从隋朝开始就在工部任职,一直到现在,但年龄并不大,刚过三十,为官却有十多年了。

御书房,这是阎立德第一次来,这里可以说是大唐精英汇集地,而且都是李世民的心腹。

“阎尚书,你对百工最了解,朕想加进科举,成为其中一科,你觉得可行吗?”

阎立德有点蒙,那个傻子提出来的,“不可行。”

“为何?”

“规范,没有规范,事虽然好,但不能这么做,为什么要加百工,算学不好吗?臣觉得应该重视算学,这才是基础。”

此时的“拍脑袋”三人组就尴尬了,术业有专攻,还得问专业人士。

李世民:“阎相,泾阳你去过么?那里的冶铁、纺织等技术非常好,对大唐发展很有用处,这样的人才应该为朝廷所用。”

“听说过,但进不去,臣去了几次,都被挡在门外,陛下的意思臣明白,臣也希望他们为大唐出力,不过这与科举不同,技术的演变离不开算学,就是臣也在不断钻研。”

温彦博把旨意递给李世民,那意思很明显,拿回去吧。

房玄龄:“那就改成算学,既然它是基础,那就大力发展算学,振兴百工。”

李世民刚要接,一听房玄龄这么说,手又收了回来。

李世民:“就这么定了,都退下吧。”说完转身就走,太尴尬了,为什么如此草率呢?主要是因为对他、对大唐没坏处,好处那就更多了,关键是不用自己养,就好比军队,这样的好事必须抓住。

李世民一走,温彦博不干了,拉着房玄龄不放。

“房相,就这么决定了?这诏书我不写。”

阎立德走过去一把拉住他:“为什么不写?你看不起算学?还是看不起我工部?”

温彦博:“我什么时候说看不起工部了?”

阎立德眼睛一瞪,“那为什么不写?”

“哪有这么。”

“你还是看不起工部。”

“我没有,我。”

“那你为什么不写?”

“阎立德,你别胡搅蛮缠,房相?房相呢?杜相呢?人呢?”

都溜了。

温彦博一个温文尔雅的大才子,哪是阎立德的对手,在这位阎尚书狂轰滥炸之下,写下了传世诏书,被后世铭记。

后宫,李世民看着小内官:“怎么样了?”

“写了,不过是阎尚书逼着写的。”

“好,阎王爷这个称呼真不是白叫的。”

李世民大笑着向后宫走去,这事还必须跟姐姐打个招呼。

“阎王爷”这个称呼,并不是说他厉害,其实有点贬义,阎立德最拿手的就是胡搅蛮缠,他也是被逼无奈,工部就是个花钱的部门,天天找户部要钱,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开设“明算”,他是最积极一个,提了不知多少次,好不容易陛下同意了,哪能放过。

“陛下心情不错吗,有好事?”李秀宁和长孙皇后都看着春风得意的李世民。

“对我算好事,对你不一定。”

李秀宁:“和我有关?说来听听。”

原本在御书房商量好的,坑武义,可李世民还是觉得不妥。

“姐姐,我打算增加明算的录取人数,你也知道,这个有点难,我就说挂在泾阳,由你培养,到时你可能要破费了。”

“一点钱财而已,这算什么事?就挂在泾阳,我同意了。”李秀宁很大方,几个人而已,这也值得一说。

“姐姐莫急,是培养,未朝廷培养,这个成本很高的。”

“没事,泾阳也需要人才。”

“第一年一百人,往后可能还会增加。”

李秀宁愣了一下:“这么多?房相同意?哦,你们是让我花钱给你们培养人才对吧?”

长孙皇后拉了一下李秀宁,现在的李世民满脸通红,即使他脸皮厚,也不好意思了。

“可以”

李世民以为听错了,这么痛快?

“真的可以,不过你也知道,泾阳有一半是武义的,我已经压榨他这么多年了,也不好意思一直这样,这次赈灾之后,我就打算给他分钱,所以这事也要问问他。”

李世民点点头:“应该的。”只要姐姐同意他就放心了,武义?敢呲牙就收拾他。给了小内官一个眼神,小内官心领神会,退了出去。

尚书省

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着愁眉苦脸的温彦博。

“大临兄,你就说这事好不好?公主培养完,我们拿来用,上哪找这样的好事去?”

温彦博:“房相,这个好是好,但是不好听啊,公主又不傻。”

阎立德喝了口茶,起身刚要开口,温彦博立马扭头不看他,阎王爷也不尴尬。

“有什么不好听的,换个说法,这是帮助泾阳发展,他不应该感谢?”这话也就他能说出口,其余三人都动了动嘴角,算是听见了。

“各位相公,公主同意了。”小内官躬身禀报。

“公主大气”,阎王爷转头看向温彦博,“还有什么好说的?没人反对了吧?房相,颁布吧。”

由中书令温彦博起草,房玄龄颁布的诏书,正式生效,发往全国,明算增加录取人数,一百人。

这是轰动士林的大事,直接造成算学热,大批学子分分


状态提示:第173章算学的春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